第261章 安居方能乐业(2 / 2)

王超的话,条理清晰,点明了利害关系。马厂长陷入了沉思。她作为一厂之主,何尝不知道职工住房是个老大难问题?只是以往厂里效益一般,不敢想,也没能力想。如今王超提出来,又分析了可行性,确实让她心动。如果能做成这件事,无论对厂子还是对她个人,都是极大的成绩。

“你的想法很大胆,但也确实看到了关键点上。”马厂长沉吟半晌,终于开口,“这样,王超,职工劳保改善和防暑降温的事情,你牵头,跟工会和后勤科商量一下,尽快拿出个具体方案,争取下个月就落实。这能立刻提升士气。”

“好的,厂长。”王超心中一喜。

“至于建职工宿舍……”马厂长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厂区那片闲置的坡地,目光深远,“这是个大事,光我们厂里动议还不够。你先把你的想法,形成一份详细的书面建议,重点阐述必要性、初步规划和预期效益。我来找机会,先跟工业局通个气,探探口风。如果上面原则同意,我们再正式打报告。”

这就是有戏了!王超强压下心头的激动,郑重应道:“是,厂长!我回去就准备,尽快把建议书交给您!”

从厂长办公室出来,王超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他知道,建宿舍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中间必然充满各种困难和博弈,但至少,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

他没有声张,但接下来的几天,他利用工作间隙,开始认真起草那份《关于改善职工福利及筹建职工宿舍的初步建议》。他查阅了厂里的财务数据,估算了可能的资金额度;利用休息时间,悄悄去东边坡地实地查看了好几次,心里初步勾勒着宿舍楼的布局;他甚至还在与工人们闲聊时,不经意地问起他们对住房的期望,收集第一手的需求信息。

几天后,一份内容详实、数据支撑、论证充分的建议书摆在了马厂长的办公桌上。马厂长仔细翻阅着,眼中不时闪过赞许的光芒。王超不仅提出了问题,更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思路,甚至连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对策略都有所考量。

“很好,王超。”马厂长合上建议书,脸上露出了下定决心的神情,“这件事,我们尽力去推动。为了玻璃厂的长远发展,也为了全厂职工能真正安居乐业!”

很快,改善职工劳保和防暑降温的措施率先在玻璃厂推行。当工人们领到质量更好的手套、额外的肥皂,在炎热的午后来到车间外,喝到后勤科熬制的、免费供应的清凉绿豆汤时,厂区里的欢声笑语明显多了起来。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厂里对工人的关怀,干起活来劲头更足了。

而关于筹建职工宿舍的风声,也不知通过什么渠道,隐隐在厂里流传开来。虽然还没有任何官方说法,但工人们眼中已然充满了期待。王超走在厂区里,能感受到那无声汇聚而来的、带着感激和期盼的目光。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让工人们真正实现“安居乐业”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相信,只要方向正确,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终有实现的那一天。这不仅是他的愿望,也是这个时代,无数普通劳动者最朴素的梦想。而他,愿意为这个梦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百六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