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依依惜别(2 / 2)

二叔公拄着拐杖,声音洪亮:建国啊,你这趟回来,看到你们一家子都这么有出息,我们这些做长辈的心里高兴啊!

很快,大伯家里就挤满了前来送行的亲戚。奶奶拉着李秀兰的手,眼圈泛红:秀兰啊,这一走,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了。

妈,您放心,李秀兰也忍不住抹了抹眼角,等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定再来看您。刚儿、玥儿都惦记着爷爷奶奶呢。

堂伯走到王超面前,递过一个布包:超儿,这是我收藏的一套机械工程方面的书,你拿去看看,说不定对你们厂里的工作有帮助。

谢谢堂伯!王超双手接过,我一定好好研读。

表姑拉着王红的手:红儿,以后来洪城,一定要来找表姑玩。你上次说的那个纺织技术,我认识几个老师傅,下次来带你去请教。

太好了,表姑!王红欣喜地点头,我一定来。

王刚正帮着整理行李,一位表叔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刚儿,听说你在学校成绩不错?好好读书,将来像你大哥一样有出息。

表叔放心,王刚认真地说,我一定会努力的。

看着这热闹而又温馨的场面,王超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这就是血脉亲情,即便相隔再远,再见时依然亲切如初。

临行前,爷爷把全家人都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看到你们兄弟和睦,一家子团结向上,我这心里比什么都高兴。建国啊,你在南水要好好干,给孩子们做个榜样。

爹,您放心。王建国郑重承诺。

三叔公也叮嘱道:超儿在厂里当领导,要记住一条:对工人要真心,对技术要用心。

三叔公的教诲我记下了。王超恭敬地回答。

送行的队伍一直送到了长途汽车站。在候车室里,大家还在不停地嘱咐着、交代着。

路上小心,看好行李。周氏不放心地叮嘱。

到了记得捎个信来。王平安拍拍弟弟的肩膀。

代我们向老家的亲戚们问好。二叔公高声说。

王刚主动帮家人把行李安置好,回头对送行的亲戚们说:爷爷奶奶、大伯大伯母、各位叔伯长辈,你们放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

终于,发车的时刻到了。王超一家提着行李登上汽车,从车窗向外望去,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亲人。

汽车缓缓启动,王超看见奶奶在悄悄抹泪,爷爷努力挺直着腰板挥手,大伯一家不停地招手,其他亲戚们也都在挥手道别。

一定要再回来啊!周氏的声音透过车窗传来。

一定!李秀兰探出车窗回应。

王建国望着窗外,轻声对身边的王超说:看到没有,这就是咱们老王家。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住这份亲情。

汽车渐行渐远,送行的人群慢慢变成小小的黑点,但那份浓浓的亲情却永远留在了每个人心中。

王超靠在座椅上,回望着远去的洪城。这次省城之行,不仅见证了堂哥的婚礼,更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家族的力量。在这个重视亲情的年代,这份血脉联系将成为他未来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汽车在公路上平稳行驶,载着满满的亲情和回忆,向着南水的方向驶去。

第二百四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