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扶着父亲在长椅上坐下,感慨道:这公园倒是没怎么变,就是树木更高大了。
爷爷点点头:我年轻时常来这里,一晃都这么多年了。
王超观察着公园里的游人。有带着孩子的家庭,有年轻男女羞涩地并肩散步,还有老人在亭子里下棋。这种慢节奏的生活画面,让他这个习惯了快节奏的穿越者感到既陌生又温馨。
中午,王平安在一家国营饭店安排了午饭。席间,大家聊着洪城的变化。
这些年洪城发展确实快,王建国说,不过南水也在进步。超儿他们玻璃厂现在就很红火。
王平安笑道:听说了,超儿这么年轻就当副厂长,真是给咱们老王家争光。
下午,王平安提议去工人文化宫。今天有场新电影,是反映工人阶级生活的。
工人文化宫是一栋颇有气势的苏式建筑。王超注意到,来这里活动的多是工人和青年学生,个个精神饱满。
李秀兰打量着文化宫的内部装饰,小声对王建国说:这里真不错,南水还没有这样的地方。
王建国点头:毕竟是省城,条件是要好一些。
他们看了一场反映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影片。王超虽然觉得影片的表现手法略显直白,但其中蕴含的建设热情却让他感动。
从文化宫出来,夕阳西下。王平安又带着他们去了胜利路步行街。这里店铺林立,人来人往。
王建国在一家文具店前驻足,给王刚买了本新笔记本,给王玥买了支钢笔。要好好学习。他叮嘱道。
李秀兰则在布店流连,最后挑了块淡蓝色的布料:回去给超儿做件新衬衫。
王超自己也买了几样小东西。作为穿越者,他特意选了些具有时代特色的物品,准备带回去作纪念。
华灯初上时,他们结束了一天的游览。回到大伯家,众人都有些疲惫,但兴致依然很高。
洪城确实不一样,王建国总结道,建设得快,人也精神。
李秀兰接口说:是啊,不过咱们南水也在慢慢变好。
王超听着父母的对话,心里默默比较着两个城市的差异。洪城的繁华让他看到了发展的方向,而父母对家乡的自豪则让他更加坚定了建设南水的决心。
这一天的游览,不仅让王家人领略了省城的风貌,更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两地亲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第二百四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