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在通往玻璃厂的路上,春风拂面,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路边的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一切都焕发着生机。厂门口,工人们互相打着招呼,脸上带着节后复产、任务明确的那种充实感。
“王厂长早!”
“早!”
进入厂区,熟悉的机器轰鸣声传入耳中。王超没有先去办公室,而是径直走向平板玻璃车间。车间里,生产线正全速运转,经过优化的退火工艺使得玻璃的成品率稳步提升。雷师傅戴着护目镜,正在指导一名新来的学徒工调整切割参数。
“王副厂长!”看到王超,雷师傅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技术人员的专注和一丝兴奋,“您来得正好,按照上次工人们提的建议,我们改进了切割台的定位卡尺,现在边角料的浪费又减少了将近百分之三!”
“太好了,雷师傅!这就是群众智慧的体现。”王超仔细查看了改进处,由衷赞道。这种一点一滴的技术革新积累起来,就是可观的效益。
他又去了制瓶车间,老张头正带着几个徒弟检修一台供料机,满手油污,看到王超,咧嘴一笑:“王副厂长,放心,这老伙计再伺候个把月没问题!等新的备件到了,给它来个彻底大修!”
车间里的工人们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墙上贴着新的生产进度表和劳动竞赛红旗,气氛热烈。看到王超,大家或是点头致意,或是简单汇报一下情况,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孙旺事件带来的那点阴霾,在工厂这片依靠汗水和智慧创造价值的土地上,早已被吹散。
中午在食堂吃饭,王超照例和工人们坐在一起。大家聊着家长里短,聊着厂里的生产,也偶尔会有人提起孙旺母子,语气中多是鄙夷和庆幸,但很快话题又会转到别处。生活向前,没有人会永远停留在对烂人烂事的咀嚼上。
下班回家,晚饭桌上摆着简单的家常菜,四菜一汤。王建国说着厂里的趣事,王红分享着纺织厂女工们新学的编织花样,王刚和王玥争抢着报告学校的见闻,李秀兰一边喂着瑶瑶,一边笑着听孩子们吵闹。王超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平静的满足。
饭后,王超将之前秒杀到的电子管收音机拿了一台出来,借口是朋友淘汰下来的旧货。当他接通电源,调谐旋钮,里面传出略带杂音却清晰的新闻广播时,全家人都围了过来,连小瑶瑶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这无疑是一件能极大丰富家庭生活的宝贝。
王建国调试着频道,终于找到了一个播放戏曲的台,悠扬的唱腔在堂屋里回荡开来。李秀兰跟着轻轻哼唱,王红认真地听着,王刚和王玥虽然听不懂,也觉得新奇有趣。
窗外,月色如水,宁静地洒满院落。
经历了风雨,家依然是那个最温暖的港湾。而明天,太阳照常升起,生活依旧充满了琐碎、平凡却真实动人的力量。
第二百二十九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