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主任,我来正是要向您汇报厂里的情况。”王超在对面坐下,将带来的几个纸包放在桌上,“这是我们厂最近应对玻璃瓶危机,开发出的两种新产品,请您尝尝,也给我们指导指导。”
他打开纸包,露出竹筒装的“南水香酥鱼干”和试制的风味泥鳅干,详细介绍了两款产品开发的背景、工艺特点、成本优势以及初步的市场反馈。
陈丽华仔细听着,不时拿起产品观察、嗅闻,最后各尝了一点。她脸上逐渐露出惊讶和赞许的神色。
“好!王厂长,你们这可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啊!”陈丽华放下手中的泥鳅干,语气带着明显的欣赏,“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利用本地资源,开发出这么有特色的新产品,成本还降下来了!这完全符合当前国家提倡的‘勤俭办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的精神!”
她看向王超,目光中多了几分郑重:“尤其是这个泥鳅干的想法,非常好!变废为宝,还能带动各公社社员搞副业增加收入,一举多得!你们做的这项工作,很有意义。”
“谢谢陈主任肯定。”王超谦逊道,“我们也是被逼出来的办法。接下来,我们准备正式向街道打报告,申请将这两款产品纳入生产计划,并希望能在街道的支持下,拓宽销售渠道。”
“这是好事!”陈丽华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报告你们准备好,街道这边给你们全力支持。销售渠道,我可以帮你们跟县供销社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先搞个试销点。这么好的产品,不能光咱们南水自己人吃。”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你们这种勇于创新、克服困难的精神,值得表扬。我会把你们厂的情况,作为咱们街道工业企业的一个典型,向县里推荐。工业局那边要是有人来调研,你们也要好好准备,这是个露脸的机会。”
得到陈丽华如此明确的肯定和支持,王超心中大定。这意味着食品厂的自救行动不仅得到了直接上级的认可,还可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政策倾斜,甚至进入县级领导的视野。
离开街道办,王超脚步轻快。回到食品厂,他立刻将陈主任的意见传达给几位骨干,众人备受鼓舞。
“太好了!有街道支持,咱们这新产品算是稳了!”何师傅笑得合不拢嘴。
张保国也干劲十足:“我这就去把预处理的生产线再规划一下,保证尽快投产!”
刘主任更是立刻伏案,开始完善给街道的报告。
看着重新充满活力的厂区和干劲十足的干部职工,王超知道,食品厂已经彻底走出了玻璃瓶断供的阴影,踏上了一条更具潜力的新发展道路。而他,作为这一切的推动者,也在这踏实的前行中,感受着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的成就感。
第一百六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