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求助与现实的冷水
傍晚时分,王超心事重重地回到家中。母亲李秀兰正在厨房准备晚饭,姐姐王红在院子里收衣服,弟弟王刚和妹妹王玥则在争抢一个破旧的皮球。父亲王建国去老工友家了,没回来,钢铁厂半停产的状况,让他最近回家的时间越发不规律。
“妈,我晚上出去一趟,去赵叔家坐坐。”王超放下布包,对厨房里的李秀兰说道。
李秀兰探出头,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关切地问:“这时候去赵科长家?是厂里有什么事吗?饭快好了,吃了再去吧?”
“不了妈,事情有点急,我去去就回。”王超摇摇头,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忧虑,“厂里装罐头的玻璃瓶……供应出了大问题,县玻璃厂停工了。赵叔人脉广,我想去问问,看有没有别的路子。”
“玻璃瓶没了?”李秀兰吃了一惊,她是知道这瓶子重要的,“哎呀,那可咋整?生产线不得停了?工人们怎么办?”她立刻担忧起来,也理解了儿子的焦急。
“正在想办法。”王超不欲多说让母亲担心,“我去赵叔那儿探探口风。”
“哦,那是正事,快去吧。”李秀兰理解地点点头,又想起什么,叮嘱道,“空手上门不合适,你等等……”她转身从碗柜里摸索出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攒下的十几个鸡蛋,想用布包上。
“妈,不用拿鸡蛋,”王超连忙拦住母亲,“您留着给爸和小刚他们补身体。昨天运输队朋友不是捎了东西来嘛,我带点过去就行,正好有西瓜和蜂蜜。”
他不想动用母亲攒下的那点鸡蛋,系统空间里的东西更实惠,也更好解释。
推着父亲那辆保养得不错的“二八大杠”出了院门,王超骑上车,朝着物资局家属院的方向驶去。夏末的晚风吹在脸上,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他心头的焦灼。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单调的声响,一如他此刻沉重的心情。
快到赵科长家所在的胡同口时,他放缓车速,四下张望,确认无人注意,便一拐车把,拐进一条更僻静、没有路灯的小巷。借着浓重夜色的掩护和墙角的阴影,他停下车子,心神一动,一个圆滚滚、纹路清晰碧绿的绿皮大西瓜和两瓶用普通玻璃瓶装着的、色泽金黄澄澈的槐花蜜, 便凭空出现在自行车后座上。他用提前准备好的网兜将西瓜和蜂蜜稳妥地装好,这才重新骑上车,来到了赵科长家院门口。
敲开门,是张阿姨。
“哎呀,超儿来了!快进来快进来!”张阿姨热情地把他让进屋,看到他手里提着的东西,尤其是那个显眼的大西瓜,嗔怪道,“你这孩子,来就来,又带东西!这大西瓜,现在可稀罕了!还有这蜂蜜,看着就好!”
“阿姨,朋友从南边捎来的,不值什么钱,就是点心意,给您和赵叔解解暑、润润喉。”王超笑着将东西递过去,“您别嫌弃就好。”
“嫌弃什么呀,快进屋坐,老赵在屋里呢。”张阿姨接过东西,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赵科长正坐在客厅的藤椅上看报纸,旁边的电风扇嗡嗡地转着。见到王超,他放下报纸,脸上露出笑容:“超儿来了,坐。听说你前几天在地区讲得不错,梁书记都肯定了,给咱们南水争光了。”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赵叔,您过奖了,”王超恭敬地坐下,“都是按照实际情况汇报的,主要还是厂里老师傅们干活扎实。”寒暄几句后,他见赵科长心情不错,便顺势切入了正题,脸上带上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愁容,“赵叔,我今天来,实在是遇到个天大的难处,心里没底,想请您帮着拿拿主意,看看有没有什么路子能通融一下。”
“哦?”赵科长收敛了笑容,放下手中的茶杯,神色认真起来,“什么事把你难成这样?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