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空谈意义,而是实实在在算经济账:成本的降低,让我们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了更灵活的定价空间,产品也更有了市场竞争力。工人们看到效益,干劲也更足了。
整个发言过程,王超语速平稳,条理清晰,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扎实的过程和确凿的数据。他偶尔会举起带来的小鱼仔罐头样品示意。台下很安静,不少人听得频频点头。主席台上,梁丰收书记也一改之前的严肃,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似乎在思考。
当王超结束发言,说出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时,台下响起了比较之前更为热烈的掌声。他再次鞠躬,然后稳步走下讲台。回到座位时,马向前偷偷对他竖了个大拇指,低声道:讲得好!实在!
接下来的会议,王超心情放松了不少。他认真听取其他单位的发言,特别是邻近几个县食品加工厂的经验,暗暗记下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
中午,会议安排在工作食堂就餐。十人一桌,菜式简单,但管饱。王超这桌除了南水县的几位,还有地区工业局的干部和别的县的代表。吃饭时,居然有人认出了他。
你就是刚才讲小鱼仔罐头的王厂长吧?讲得不错,很实在!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干部笑着说道,你们那个减少用油的办法,很有启发性。
旁边另一个县的厂长也凑过来问:你们那个烘烤设备,是自己改造的?难度大不大?
王超谨慎而客气地一一回应,既不过分谦虚,也不夸大其词,重点强调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工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下午的会议主要是分组讨论和领导总结。在分组讨论时,王超的发言同样引起了小范围的关注,有几个对食品加工感兴趣的同行和他交换了联系方式(主要是通信地址),约定以后多交流。
会议结束前,梁丰收书记做了总结讲话。他再次强调了技术革新和挖掘内部潜力的重要性,在讲话中,他特意提到了南水食品厂的例子:……就像今天南水县食品厂的王超同志介绍的,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技术改造,同样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这种务实的精神,值得提倡!
虽然没有直接点名表扬,但这话里的指向性非常明确。王超能感觉到周围投来的目光多了几分羡慕和探究。马向前更是激动地偷偷捅了他一下。
散会后,在回招待所的路上,南水县的代表们都很兴奋。副县长特意走到王超身边,勉励了几句:小王,今天表现很好,给咱们县争光了!回去之后,要继续努力,把厂子搞得更好!
回到房间,马向前关上门,忍不住用力拍了拍王超的肩膀:好小子!真行!梁书记都点名了!这下你在地区都挂上号了!
王超心里自然也高兴,但他努力保持着冷静:马科长,这只是个开始,回去还得踏踏实实干。
对,对,戒骄戒躁!马向前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却怎么也止不住。
晚上,王超躺在招待所的床上,回想今天的一切。站上地区讲台的经历,领导的肯定,同行的关注,都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多的可能性。他知道,食品厂和他的路,都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他闭上眼睛,开始思考回去后,如何将交流会上学到的东西,落实到厂里的实际工作中。
第一百四十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