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基建伊始(2 / 2)

总靠养济院养着,崇祯内帑都会被吃空,这要不是崇祯当初造的孽,下令断掌行动。

他才不会亲自下场,来搞这些玩意呢!现在就差活性炭面巾了,那玩意制作要快不少。

只要做出活性炭,面巾制作则可采用原有织坊,或打到细密的棉布即可。

卡住仿制的关键步骤,是活性炭而非棉布。若无那独特的工艺,面巾压根无法使用。

生产水泥对肺很不友好,保护措施不齐全便开业的话,酿成生产事故乐子就大咯!

汪箕的为人是值得信任的,他这两年做边贸赚了钱,多次捐银扩建京师养济院。

原本京师仅有三家,在巨富汪箕等一众京师商人,协同下京师养济院建成达四十余处。

遍布北直隶各地,京师外城南边也建了好几处。当然,这个银钱是户部占主导。

要不然,那十余万的断掌者,早就饿死在外面了,崇祯也正是靠着这条。

将建奴拖了个半残,才有进攻沈阳的顺利,只是凡事皆有两面性,苦果也要自己吃下。

汪箕拍得中标水泥后,立即着手建坊招工,看完制作工序及要求。

开始采买原料,其实制作水泥并不难,步骤仅需两磨一烧即可,只是其中配比有差别。

主料石灰石、黏土、铁矿石,三者研磨成粉放入回转炉,煅烧成熟料再研磨成粉即可。

在第二次研磨中,可适当加入石炭残渣,或炼铁产生的矿渣,按一定比例加入熟料。

若凝结效果不好,或者硬度不够则需校正,加入铁矿石粉或石砂,直至各料比合适。

即刻投入大规模生产,汪箕拍得配方时花光了,家中所有流动现银。

不过,他一点不慌!凭借汪家的名声、资产,找惠民钱庄是能借到银两的。

这一筹备,便是几个月过去了,户部的银两都拨付给了路桥司,建筑工人也在招收了。

每月工钱一两银子,路桥司还管员工吃住,每三日能吃一顿肉食。

随着路引制取消,各地百姓的交流越发频繁,有人进了路桥司他同乡很快也会来。

如今,已经开始平整官道地基,轰轰烈烈的基建逐渐展开,汪箕设在廊坊的工坊。

于今日制作出了第一包,真正意义上的中标水泥,随着工序越发熟练速度也快了不少。

正好到饭点,工坊中的工人三三两两,脱下工装、防尘面巾收好,走向吃饭的地方。

一个名独掌女子为汉子,擦拭了把脸上的灰尘,道:“呼和,汪家主会不要咱俩吗?”

那个唤呼和的汉子,转头道:“高娃,你放心吧!陛下有圣旨的,只要咱干活不偷懒。”

“汪家主不会不要咱们的,走吧!咱们吃饭去,也不知今天吃什么菜?”

工坊中出来的人,人人皆是断掌之人,男的断双掌女的断右掌,不过都有活干。

汪箕给开的工钱是,男子每月三钱银子,女子每月两钱银子,管吃管住一年两套衣服。

看似工钱不高,不过工坊中是不愁吃喝的,钱基本上能全部存下来。

而且,这些人全是普通民籍,原本是划入的降卒户籍,那一类是属于贱籍的。

从取消户籍分等后,这些原本敌对势力的俘虏,如今都是大明的民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