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 第388章 战后处置+剃辫风波

第388章 战后处置+剃辫风波(1 / 2)

辽东汉民很想知道,明军会如何处置他们,未知的等待才是极其煎熬的。

听着喊杀声等了几个时辰,说不慌那是假的,哪知明军并未管他们。

只见明军数千骑兵,从他们身边直冲而出,吊桥立柱虽被打碎但勉强尚可使用。

贺人龙一马当先冲过吊桥,朝着撤退的建奴步兵掩杀而去,很快便追上了建奴的步兵。

建奴步兵的梅勒章京,也看出了明军骑兵的打算,这会也不打算撤退了。

拦住这批驰援的明军骑兵,才是他们应该干的事,于是原地结阵开始牵制。

贺人龙领着骑兵绕行射击,建奴的步兵中弓箭手还击,双方打得有来有回互有死伤。

贺人龙见势不妙,自己好像被建奴步兵给拖住了,完全没有发挥骑兵的优势不说。

而且,祖大寿还在苦苦等待支援,建奴骑兵可是足足有上万人。

虽然祖大寿占了突袭的便宜,但是建奴很快便稳住了阵脚,关宁铁骑伤亡逐渐增大。

贺人龙吼道:“不管这些建奴的步兵,咱们从战阵侧方绕过去!”

骑兵强在机动,步兵强在战阵,拿骑兵打阵地战只有傻子才干。

贺人龙的驰援,如滚刀切进奶酪里,将激战正酣的建奴骑兵,从中间给切成了两块。

在贺人龙冲阵之时,身中两箭好在有甲胄护身,箭头只是浅浅的钉进肉里。

这也激发了贺人龙的狠劲,长枪舞动间挑翻十余口建奴骑兵,中箭的伤口虽然还在流血。

但是这会的贺人龙,仿佛完全感觉不到疼痛般,连续挥舞着长枪不停攻击。

祖大寿也看到了,前来支援的锦州骑兵,也在朝着贺人龙的方向靠拢。

两支队伍合兵一处,两人相视一眼朝战场南边杀了出去,这是往松山城的方向。

鳌拜穷追不舍,打算吞下这支明军骑兵,至于对面是哪支骑兵,则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明军两支脱战后的骑兵,很快便拉开了距离,沿着锦州城护城河疾驰。

锦州城的吊桥,在力士拼了命的转动绞盘下,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勉强升了起来!

只不过升到大半便卡住了,可能是立柱被破坏的原因,将吊桥下部给卡死了。

贺人龙与祖大寿之所以沿护城河撤退,主要是想城楼上的火炮,提供火炮支援阻击建奴。

洪承畴自然能看懂,下令炮击追击的建奴镶黄旗,城上十余门红夷大炮喷吐着火舌。

一颗颗实心炮弹,带着呜呜的破风声,砸向后方建奴追击的骑兵。

建奴的骑兵,在长期与明军对战中,早就摸索出了对付火炮之法。

那便是尽量分散站位,不管是追击还是冲阵皆如此,往往一颗炮弹仅能击杀一两骑。

最开始的时候,明军的红夷大炮一发炮弹,能在地上犁出条血路来。

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火炮对付分散站位的建奴,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

崇祯想过搞后世的金属炮弹,用撞击式引信引爆的炸弹,天灾与战事耽误了太多时间。

被火炮连番射击,后方追击的建奴骑兵,开始调整战马奔跑的路径。

仅一会的耽搁,就造成了追兵的小混乱,明军借助这难得的机会。

迅速拉开了与建奴的距离,而在前方追击的鳌拜,看着身后脱节的骑兵。

果断放弃了追击,他能在军中混到第一巴图鲁,战场的临场反应还是很强的。

再追下去,自己这边人少会被明军反包围,只需派支骑兵拦住后方增援。

稍微拖住片刻,自己这边先锋才百余人,真有可能被反包围给歼灭咯!

黄台吉那边稳住阵型后,下令全员撤回来再行商议,打到如今恐怕很难再继续了!

统计过后,建奴经此一役战死者三千余人,轻重伤者共计四千有余。

这已经相当于一旗人打没了,建奴每旗人差不多七千五百人,此次共带了四旗出征。

这攻城战才打了一日,便已损失了近一旗人马,再打几日四旗人马得全交代在这。

而明军这边的伤亡,相对来说要少了很多,死伤加一起才四千余人。

主要的死伤来自守城战,骑兵冲阵的伤亡仅千余人,还差点斩了黄台吉本人。

当然,明军奏本肯定会这么写,至于是否真如此不重要,只要能从朝廷要来银子就行

。记功官稍微使点银子,就能将他给收买得明明白白,几人再一串通基本就定下了。

洪承畴写的是:臣洪承畴遥拜陛下,锦州城大捷!各部协同重创建奴所部!

关宁铁骑及时支援,本部人马贺人龙员兵配合,致奴酋仓皇而逃不知其踪迹!

此战我方战死三千零四十五人,伤一千二百领八人,击毙敌军共计万余人。

臣遥望陛下,早将抚恤及饷银拨付到位,请陛下圣裁!崇祯十五年五月七日。

而建奴营寨之中,经过几人商议后决定,撤军支援科尔沁部。

黄太吉都快被炸懵了,他要知道锦州城火器这么多,他直接领兵去救科尔沁部了。

其实,他的本意围魏救赵是没错,只是崇祯早在战争开打前,就已将一切安排到位啦!

黄台吉正好一头撞铁板上,不撞个鼻青脸肿才怪,至于他号称的十万大军。

崇祯也收到了消息,完全没将这个号称当回事,你要真能发动十万大军亲征。

就算让你攻下锦州又如何?照样能把你收拾明白咯!崇祯也给过洪承畴密旨。

锦州在万不可守的情况下,允许其带兵撤出战斗,只需保留有生力量即可。

而洪承畴,此刻正在处理辽东汉民之事,任忠明也在一旁解释事情始末。

建奴对辽东的汉民,早就强制要求了剃发易服,若不接受要被重罚!

而此时的辽东汉民,都留着金钱鼠尾辫,怎么看都感觉极其怪异。

这个时期的金钱鼠尾辫,并不是后世清宫剧里留半个脑袋,那种称阴阳头蛇尾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