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 第372章 指导定价+万寿节前夕

第372章 指导定价+万寿节前夕(2 / 2)

“若是有商户,想在十二万份报纸上,都植入他的广告,那就是两千两银子。”

张嫣听后惊讶道:“陛下,提价到这么高,商户们没钱赚了,是不是就不会打广告了?”

崇祯抚须轻笑道:“皇嫂勿忧!整个京师报纸为其打广告,这叫什么?这叫独家宣传!”

“整个京师几百万人口,他店铺的生意忙得过来吗?这么算来是很良心的价格。”

“还可以灵活定制广告语,比如某米店:产自江南水乡,米粒洁白如珍珠等等!”

“哦~对啦!皇嫂,这个灵活定制广告语,得加钱!加多少皇嫂看着安排。”

张嫣听着崇祯侃侃而谈,小小的脑袋里满是疑惑,陛下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本来需要艰难维持的报纸,被陛下这么一指点,瞬间就豁然开朗了。

原来赚钱还可以这么……,这么没有下限。当然,这话张嫣可不敢讲出来。

得到张嫣明确表示,知晓具体该如何做了,崇祯这才起身走了。

临出门前崇祯转身道:“对了,惠民局所刊登时事,都受律法保护,要做到仿冒必纠!”

张嫣对最后这句话,也仅是明白了一点,这些时事还受律法保护?

不过转念一想,这好像不是什么大事,那就先不管此事了,张嫣这会很想的开。

崇祯回宫后,又投入了枯燥的工作,每日收到奏折不是哪受灾,就是哪里请求赈灾。

这几年收点商税,大部份都投入到赈灾中去了,辽东的军费越来越少。

为此,祖大寿都曾上过折子,大意是辽东军费不足,崇祯只回复一句:知道啦!

再怎么催也没足额给过,给的答复永远都是:国库银两不足,赈灾耗费不少钱粮等。

时间悄然溜走,很快到了二月下旬,礼部也在为万寿节筹备。

牵头顺天府衙门,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等,主要城门悬挂万寿灯(龙凤宫灯)。

百姓门前顺天府,都贴了红底黄字的对联,都是什么万寿无疆,天子万年类的吉祥话。

万寿节都是提前十多天,就开始布置各处景观,长安街两旁摆满了奇石、花卉。

这些是供百姓欣赏的,总体下来一场万寿,少说需要十余万两白银。

以前的历任皇帝,还会举行大型烟火秀,全京师百姓都能看到,那种烟花造价极高。

同时,京师之中也多了很多学子,这段时间生意最火的,当属京师的青楼了。

京进参加春闱的学子,都会去青楼处集会,或讨论今年试题或喝酒交友。

青楼并不是诸位想象那样,里面只有皮肉生意,这会的学子逛青楼,那可是雅事一件。

明朝时期的小说很畅销,很多都是头牌爱上学子,学子多忘恩负义之类的。

这也就是那些落榜学子,写来贬低高中之人的,他们多能与头牌共度良宵。

而这些落榜学子,属于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那类人。

随着众学子入京,还有各藩陆续进京,其随行人员那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规模。

这等盛会最开心的,当属各青楼老鸨了,姑娘们接客她有收入。

若是这些学子中,哪位状元去过她家,那都是可以炫耀的事,恨不能全天下都知晓。

当然,这只是青楼提高知名度的一种方式,不过这段时间的学子,在京师都会买份报纸。

虽然其中多数内容,都是京师百姓家长里短,但偶尔会有朝廷政策。

举子们在青楼集会,也都会讨论这些时政,反倒是失去了对青楼姑娘的兴趣。

毕竟,一份能刊登时政的报纸,兴许能提前探得一丝,会试所考的内容也不一定。

进京的藩王都得带上王妃,她们更热忠于胭脂水粉,丝绸锦缎或者是成衣。

一时间,京师的热闹程度,提高了不只一星半点,这一点从广告就能看出来。

其中,以戴春林最狠,掏五千两包下一个月,还设计了全新的广告词。

“本号承袭古方密制,采百花之髓合珠玉之润,所制胭脂、香粉皆得宫眷推崇。”

“承蒙圣上仁德,特许民间自由采买,凡仕女闺秀皆可领略天家仪容!”

“凡买三钱者赠牡丹香囊,凭此报页还有立减,地址:东安门大街转角处。”

就这广告语,还是张嫣崇祯设计的,这也是开天地之先河了。

当时张嫣对戴春林说,她可以找宫中大官,为其撰写写广告词。

戴春林作为连锁老店,自然财大气粗出价五千两,看到广告词之时激动坏了。

戴春林能将生意,从杨州做到京师来,眼界自然不可能低到哪去。

这广告词保不齐是皇上所写,不然谁敢说宫人用他家香粉,这事谁都不能乱说的。

戴春林从来没宣传过,皇上的田妃只用他家香粉,主要这么干搞不好要掉脑袋。

加上报纸一宣传,京师大街小巷都知道了,进京藩王的王妃们,天天被广告洗脑。

也跟着跑去凑热闹了,一时间生意火爆到不行,胭脂水粉这玩意价格奇高。

利润也相当高,戴春林心想凭这火爆的生意,五千两广告费几日便能赚回来。

此次万寿节是崇祯三十岁,哪怕崇祯再三劝阻不要奢靡,但户部、礼部都认为得大办。

连程国祥都拿银子出来了,这次崇祯还真没办法了,不过还是要求不能超过十万两。

为体现庄重,就只能减少宫外的铺张了,将有限的钱用在宫里,还有宴席的伙食上。

别到时候人家藩王进京,吃点东西还没王府吃得好,那这不是抹朝廷的脸面嘛!

崇祯的本意是,在万寿节上搞野菜粥吃,好起到对藩王的警示作用。

程国祥一句话就让崇祯哑火了,一顿野菜粥就能让诸藩,抛却奢靡回归清俭吗?

崇祯转念一想,也是!凭什么这帮这伙,在封地极尽奢靡,自己还整这出干什么。

若是能让诸藩醒悟,就算落朝廷面子也无妨!但这些家伙,整日沉迷享乐。

压根就不是一两次能教好的,想整治这帮藩王,还得软硬兼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