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 第339章 黄守才之名+寻黄守才

第339章 黄守才之名+寻黄守才(1 / 2)

洛阳附近山脉纵横,有熊掌一点都不奇怪,可问题是这么个小县城也有?

在京师之中,崇祯都几年没见过熊掌了,没想到在这偏僻的小县城,居然还能吃到熊掌。

反正上也上了,就只能捏着鼻子吃了这亏,毕竟自己确实未曾说明,让伙计上什么菜。

崇祯正要动筷子,王承恩赶忙抬手阻止,并拿出银针开始试毒。

崇祯是知道的,这个时期拿银针试毒确实有用,因为这个时期的毒,还是以硫化物为主。

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砒霜,崇祯对此也是一笑置之,并未阻止王承恩的动作。

银针试完毒后,王承恩又拿起另一双筷子,夹起些许熊掌放入口中。

吃了一口,王承恩内心都忍不住感叹,这厨子做菜的味道确实可以。

过了片刻并未感觉不适,王承恩这才拿过崇祯手上的筷子,用自带的水囊的水清洗一番。

做完这一切,才恭敬的将筷子双手托着,呈到崇祯的面前。

好在现在才是九月底,要不然菜都凉了,虽然不如以前那般热,好在菜还能保持温热。

崇祯边吃边感叹道:“诶,还别说!这熊掌做的确实可以,这厨子的厨艺还真不赖。”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承恩躬身退了出去,来到楼下找到客栈老板。

掏出一颗金元宝,递到掌柜的手上尖声道:“你们店这厨子不错,咱……咱要带走!”

“说说吧!要怎么样才肯放人?记住,这是通知不是跟你商良。”

做客栈的掌柜,南来的北往的什么人没见过,今天碰到这样的主还是头次。

这种语气神态,不像是刻意装出来的,倒像是长期身处高位养成的。

掌柜的苦着脸道:“大人,小店厨子是我的小舅子,不知您要带他去哪?”

掌柜一句话,就点明了厨子的身份,也询问了王承恩的来历,毕竟人关心小舅子没毛病。

王承恩淡淡一笑道:“掌柜的你福气不小,就看你能否把握住了,这机会可不常有!”

掌柜的赔着笑道:“那是,那是!但他终究是小舅子,家中母老虎总要知晓其去处吧!”

王承恩指了指天,并昂着头道:“京师!”掌柜的大惊道:“皇……!”

王承恩打断道:“知道就好,勿要声张!对了,想跟你打听个人,不知掌柜的是否清楚。”

掌柜想的其实是皇亲国戚,他无论如何也不敢往皇帝身上想,就这他还感觉想高了。

听到要向他打听个人,掌柜的点头哈腰道:“大人,你想打听谁不妨说来听听!”

王承恩皱眉道:“此人,是你们县的。名黄守才,不知掌柜的是否认识?”

掌柜的瞪着眼睛道:“黄大家,偃师县谁人不识?咱们这都称他为‘活河神’!”

王承恩侧目询问道:“此人,难道真有这般神?不然,如何担得起这个称呼?”

掌柜从桌上拿下两条长凳,放在厅堂中的八仙桌前,请王承恩坐下慢慢细聊。

王承恩坐下后,掌柜让伙计上了茶缓缓道:“您有所不知,黄大家的事迹远不止如此!”

“早些年,一富商银子掉到了湍急的黄河中,他凭借几根竹竿,便潜入水下找到了银子。”

“去年,河南大旱几乎颗粒无收,黄大家又分散家财,助百姓度过了旱灾。”

说到兴起掌柜道:“说句大不敬的话,在咱偃师认识皇帝的人,还没认识黄大家的多。”

这话,正好戳中了王承恩的肺管子,脸色一垮正想开口大骂。

掌柜的又道:“咱们这的百姓呀,家家都有黄大家的长生牌,洪水只要他出手便会退走。”

王承恩看掌柜说的不似作假,他并非故意对皇爷大不敬,也就没有再纠结。

转身回了楼上,跟崇祯禀报了刚才所聊之事,崇祯听后也是颇为震惊!

原以为黄守才最多水利知识好,不想他还这般有爱心,都到了家家供奉长生牌的地步。

这种事想来作不得假,要不然百姓又不是傻子,凭什么为其供长生牌。

崇祯对此人兴趣越来越大了,洗漱一番便去了里间休息,而王承恩则守在了外间。

崇祯住的这间房,是这间客栈最高级的,还分出里外两套房间,锦衣卫则在门口站岗。

上来送水的伙计,被门口这阵仗吓得不敢动弹,锦衣卫神色不善的上前。

将手握在刀柄上,低声询问道:“你有何事?”

伙计递上水壶道:“我……我……我是来送水的,别杀我!”

锦衣卫接过水壶道:“好啦,你可以走啦!没有唤你无需过来。”

伙计如蒙大赦,如一阵风般匆匆跑下楼去了,下楼后跑去找掌柜。

抱怨道:“掌柜的,这帮家伙怕是打家劫舍之徒,我看您还是小心……唔!”

掌柜的听到伙计这话,吓得赶紧捂住他的嘴道:“不要命啦?他们哪是你能议论的?”

伙计眼神中透着疑惑,并示意绝不再乱说话,掌柜的这才松开捂着伙计的手。

伙计轻声问道:“掌柜的,这帮人是什么来头?看您的样子好似知晓?”

掌柜的讳莫如深,摇头道:“你无需打听,只要知道这帮人呀,连县太老爷都不敢惹!”

次日,崇祯依然起了个大早,下楼吃了些早饭起身便走,王承恩丢下一锭银元宝也走了。

出门后,想起锦衣卫也没吃饭,崇祯对李若琏道:“你们也去吃点,咱自己逛逛。”

李若琏拱手轻声道:“爷,这外面可不比京师,还是让几个兄弟跟着您吧!”

崇祯考虑确实如此,便点点头表示同意,身着便衣的锦衣卫很快隐入人群中。

崇祯带着王承恩与李若琏,出了客栈正欲抬步走出去,突然想起来什么事。

转头询问道:“你们,哪个知道黄守才的住处?”

李若琏躬身道:“爷,昨日夜间已经打探到了,您这边走。”说罢,便在前头带路。

几人跟着李若琏,出了偃师县南门往洛河走去。

步行一刻钟到了洛河边,找到河边常年摆渡的老翁,一行人踏上了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