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 第327章 河套到手+朝议治沙

第327章 河套到手+朝议治沙(2 / 2)

先秦时期《水经注》记载,库布齐有零星‘沙阜’,余者皆为天然草场。

作为后世有为青年,崇祯只相信一句话:人定胜天!

对于工部尚书的疑问,崇祯解释道:“治沙分三步,黄河引水、分段治理、合拢向心。”

“至于具体的实施办法,朕写了份简报,稍后会安排人送给你。”

程国祥虽然无条件相信陛下所讲,但要动太仓的银子,还是让他肉疼不已。

程国祥轻声询问道:“陛下,这个……这个治沙大概,要投入多少银钱?”

崇祯之前看过一次新闻,兔子治理毛乌素沙漠,总共投入约三百二十亿元。

相当于三千余万两白银,但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好处,人工不要钱管饭就行。

百余万的流民,崇祯才安置好了三十余万,六十多万还在黄河中下游植树、挖水库等。

把人调过去还是管饭,条件艰苦再补点工钱,实际算下来也远低于三千万。

崇祯换算了好一会才道:“据朕估算,整个工期可能需要二十年,投入大概两千万两。”

程国祥意外道:“陛下的意思是,每年只需要投入,一百万两就够了吗?”

崇祯摇头笑道:“也许,可能还会更少一点。因为,宋爱卿把土豆育好种了。”

程国祥惊喜道:“陛下,土豆一直是宋侍郎在管理,臣也没有时间去城外皇庄参观。”

“土豆,真的每亩产能到十石吗?一年多的时间培育了多少石了?”

崇祯轻笑道:“在宋爱卿精心照料下,最高的亩产有二十石。反正,种豆肯定够用了。”

“诶!程爱卿先别高兴太早,普通百姓粗放种植的情况下,亩产应该会在十石以下。”

程国祥听到亩产二十石,正在幻想着粮食满仓的美景,哪知崇祯下句话又将其惊醒。

仔细听完后,程国祥瞪大了眼珠道:“陛下的意思是,无需精细管理也能亩产七八石?”

崇祯缓缓点头道:“七八石不敢说,五石是绝对有可能的,田间还只要稍作打理。”

就这个数值,也足够惊掉众人下巴,他们从未听说过,哪种农作物亩产五石。

还是不要怎么打理的,更别说宋应星精心照料的,亩产都达到二十石了。

就算二十石,其实还远没有达到,土豆生长的极限,像后世肥料充足的情况下。

土豆的亩产,轻松突破四千斤,二十石折算下来才两千八百斤。

程国祥不愧跟粮食打了一辈子交道,很快便抓住了其中关键,陛下所说的投入可能更少。

难道是这个土豆,于是尝试性询问道:“陛下的意思是?土豆能在沙漠中生长吗?”

崇祯点点头笑道:“没错,沙地它还能提高产量,只是肥料可能需要很多。”

“沙质更适合土豆生长,但若不跟上肥料的话,亩产一石可能都有点悬!”

“而且,在沙漠中种植土豆,还要采取秸秆固沙法,不然土豆可能会绝收!”

程国祥躬身道:“陛下,您说所用银钱可能更少,是让治沙的百姓自己种土豆吗?”

崇祯正色道:“没错!只有他们自给自足,方才能够少用银子,也不至于拖累朝廷。”

“若是几十万治沙工,粮食全靠从关内运运过去,光途中损耗都是个恐怖的数字。”

崇祯再度出声道:“宋应星听旨,着你前往库布齐沙漠,指导百姓们种植土豆。”

“只需教会部分百姓,然后让他们相互学习,你再回京交旨!”

宋应星出班道:“臣,接旨!定不负陛下厚望!”

之所以派宋应星去,主要是他确实有才,不仅懂农业他还懂治水。

再将张国维调过去,张国维都治理黄河三年了,想必有了部分治河经验。

为担心两人还不够,同时下旨启用被罢官的,治河大家朱光祚,此人因治理黄河出名。

之所以想到此人,还是今年开封府知府上报,有个唤朱光祚的布衣,长期巡视河道。

这会正值八月,开封府黄河段险些决堤,难道九月份的决堤,真被自己给阻止了?

崇祯也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事,能否改变历史的车轮。

想到此处,崇祯望向刘遵宪道:“刘爱卿,你去巡视过开封府,那一段的黄河堤坝吗?”

刘遵宪出班拱手道:“陛下,臣半月前方才回京,开封知府组织百姓,对堤坝作了加固。”

“工程质量极好,开封府知府在此事上,并非只注重政绩,他是真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

能让一部尚书夸赞,看来当时让开封府同知,接替被自己砍了的知府,是个不错的选择。

治理黄河堵不如疏,堤坝修得再高也没用,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决堤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次,花了几十万石粮食,换回河套平原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投入对黄河的治理。

往后的几年,黄河会频繁的决堤,崇祯不太确定能否阻止,但不管如何先治沙准没错!

见无人再出班奏事,太监高呼一声:“退朝,众臣恭送皇上!”

回到东暖阁,又马不停蹄的开始内阁议政,并将治沙的策略,安排太监送去了文渊阁。

治理黄河沿线沙漠,工部肯定是挑大梁的,这事还只能让他们来。

若是可以的话,派工部尚书去督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内阁议政之后,崇祯宣来曹变蛟,太监在兵部官署找到了,正与扬嗣昌聊着的曹变蛟。

曹变蛟进了乾清门后,便一直低着头跟着太监,抬步走进东暖阁。

躬身拱手行礼道:“陛下,臣曹变蛟,奉旨觐见!”

崇祯会心一笑道:“曹爱卿,快快平身!对了,把你的身份玉牌拿来,朕这里有块新的。”

曹变蛟摘下玉牌后,王承恩奉上新做好的玉牌,曹变蛟看到背面的字,瞪大了双眼!

曹变蛟跪倒在地,行了个四跪三叩大礼才道:“陛下,臣何德何能,岂能进位国公?”

崇祯轻笑道:“行啦!起来吧!又不是朕给你要的,内阁大臣们都点头同意了的。”

“你寻回传国玉玺,转战漠南几千里,收复河套平原,这等功劳当进国公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