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水司工部郎中的折子,通过锦衣卫急递渠道。
在郑芝龙到京师后的第二日,便已经摆到了皇帝的案头,崇祯拿起这份折子看了起来。
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南京!龙江造船厂!这又是个一堆烂账的地方,李日宣虽讲得委婉。
以如今大明朝堂的腐败,在一个远离天子的陪都之中,不可能还是清廉如水。
当然,并不是说李日宣就是贪官,他只不过是一个不能决定,自身命运的低级官员。
崇祯叫来内阁四人,开门见山道:“朕,要去南京龙江造船厂,造船之事出了点变故!”
“诸位爱卿,京师之事就全赖你们了!若有不能决定之事,六百里加急通知于朕。”
内阁四人躬身行礼,齐声道:“臣等,谨遵陛下御旨!”崇祯挥挥手,让他们退了下去。
此行,是否要让曹变蛟带队前往?南京那一块的士绅,此时好像还不到动他们的时机。
最终,崇祯压下了心中那道思绪,暂时动他们还不合时宜,否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既然暂时不能动他们,那就不用带曹变蛟了,带上李若琏和几百锦衣卫便够了。
晚上,崇祯去坤宁宫周皇后处,跟其说了要去南京的事。
周皇后心疼道:“夫君,为何事事都要亲力亲为?朝中不是有大臣吗?何不派大臣前往?”
崇祯搂着周皇后道:“唉!朕何尝不想派大臣前往!他们官僚思想太重朕放心不下!”
周皇后撇嘴道:“妾身,也不懂朝廷大事。只是看夫君一年之中,多半时间在外奔波。”
“妾身,有些心疼夫君的身体,朝廷又不是夫君一个人的,那些大臣都不能为君分忧的!”
崇祯刮了下周皇后的琼鼻,笑着道:“正所谓能者多劳嘛!哈哈……!好啦,睡吧!”
次日,卯时初刻崇祯醒了,周皇后为崇祯准备了套常服,其实穿来穿去就那么几套。
别看现在内帑有钱了,每个月光肥皂都要入账不少,但崇祯依然还如往常那般节俭。
崇祯将这一切,归类为受了周皇后的影响。想必,这就是娶妻取贤的意思吧!
崇祯没有通知任何人,只带了王承恩和李若琏,便打马奔出了正阳门。
崇祯并不知晓,沐府是否接到了圣旨,宣旨队伍和沐天波的折子,都还在回程的路上。
崇祯便出宫前往了南京,这便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一来一回得好几个月时间。
崇祯在出宫前,就留了口谕在京师,让郑芝龙将盖伦船送到南京来。
既然自己亲自过去南京了,看能否想办法把盖伦船仿制出来,当然其中难度不可能低。
此次,崇祯只是从京师工部,调集了几个懂测量绘图的老匠人,要想办法将图纸画出来。
经过三十余日才赶到南京,主要问题还是冬季降雪,这鬼天气十月就开始下暴雪。
下完一场大雪,大太阳又出来把雪晒化了,官道都变得泥泞不堪,马匹行进速度极慢。
越往南走,反而感觉越来越冷。这种冷还不似京师的冷,京师的冷出门穿多点能扛住。
尤其是到了南京后,这种冷不知道是何原因,穿的也确实不少,但就是感觉冷到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