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攻坚玻璃(2 / 2)

崇祯只记得一种叫,高硼硅玻璃能耐腐蚀,而且还能耐高温,但这硼砂也加了为何不行?

崇祯又拿起细碎的硼砂看了看,突然!看到硼砂里面还有些许杂质,会不会是因为这个?

不管是不是,先把硼砂提纯试试,硅的纯度比较好控制,但这个硼砂纯度属实有点难!

硼砂在明朝称为‘盆砂’,而且只是作为药物使用,并未拿来作过助燃材料。

作为药材使用,纯度不高影响不大,但做玻璃纯度想来会更重要,不然为何烧不出来?

崇祯亲自动手作个过滤装置,找个陶瓷漏斗在底层铺上两层细棉布,这些琉璃坊都有。

放上一层草木灰,再盖上一层细棉布,再铺上一层石英砂,然后就是加热硼砂了。

硼砂经沸水熬煮后会溶解到水中,趁热将混合了硼砂的沸水,倒在陶瓷漏斗里过滤。

经两层过滤出来的溶液,纯度依还不是很高,但这个时候还需要等待硼砂结晶析出。

为此,崇祯还特意安排人,回宫去通知明后两日不上早朝,告知了程国祥是在给他做药。

有程国祥在前面顶着火力,至少不会被喷太惨,少开两天朝会问题不大。

硼砂结晶析出的时间,最少需要六个时辰,而且首次只能析出三成左右。

第一次结晶捞出后,将水再次加热后静置几个时辰,又能二次析出硼砂。

这时的硼砂纯度依然不高,还只是十水硼砂,再次提纯后能得到五水硼砂。

忙活了一天一夜,整出来不到一斤的量,再提纯也不知能剩下多少,只能先少量试制。

二次提纯,是将提纯过的硼砂结晶,加水煮沸加入少许皂角汁,搅拌均匀静置一个时辰。

这一步的作用是去除钙镁残留,此时有硼砂尚未结晶,往溶液中加入极少量的石灰水。

再静置一个时辰后,再次用细棉布过滤,过滤的溶液等待六个时辰,便会开始结晶析出。

六个时辰后再析出的硼砂,纯度就达了九成以上,再用来烧玻璃不知是否可行。

崇祯再三叮嘱工部事,此次烧制用提纯后的硼砂,石英砂要多次清洗不让其留有杂质。

剩下的崇祯不能再等了,退火还需几日时间,他不能在此耗这么久,就算崇祯乐意待这。

朝中大臣也不会允许,两天不上朝已是极限了,何况还有折子要批,于是只能先行回宫。

两日时间一晃而过,门头沟琉璃那边派人,送来消息说新款的玻璃烧好了。

崇祯听到王承恩传话,心中大喜这次应该没问题了吧,再有问题就只能放弃玻璃了。

放下朱笔,崇祯急匆匆起身往外走去,王承恩跟在后面喊:“皇爷,外间冷披上大氅吧!”

崇祯转身接过王承恩手上的大氅,冲王承恩笑着点点头,将大氅披在身上后走了出去。

御驾到门头沟琉璃坊后,工部主事见完礼,就转身匆匆去拿玻璃杯了。

崇祯来回不停的踱步,焦急的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