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朝议硝石(2 / 2)

刘遵宪出班躬身拱手道:“禀陛下,硝石去年共计入库七十余万斤。”(明制约等于420吨)

崇祯再次询问道:“如今在册硝户共有多少?每户每年征硝多少斤?”

刘遵宪思索片刻道:“陛下,朝廷在册硝户,共计一万二千余户,每年每户征硝六十斤。”

崇祯在心里盘算着,七十万斤硝石差不多,可以做出九十三万斤火药来。

这个量连关宁锦防线都不够,盘算过后崇祯道:“传朕旨意,招收京畿周边流民,将之编入临时硝户,加大硝石产量。”

刘遵宪询问道:“陛下,不知要增加多少户?如今夏税尚未收上来,户部并无多余银钱。”

崇祯稍作思虑道:“责令京畿周边之硝户,让其传授流民炼硝之法,每教会一户赏银五两。”

“临时硝户数量,需增加至三万户,至少要多一半出来,以保证肥料生产。”

“若流民自愿编入硝户,则每日提供两顿米粥,必要时可动用京仓存粮(东直门一带)。”

程国祥躬身拱手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崇祯点头应允道:“准奏!”

程国祥再次拱手道:“陛下,如今京仓存粮,不过八十万石之数。”

“各级官员、宗室禄米,都还尚未发放,若再动用京仓存粮,恐户部无力支付禄米。”

崇祯摇头道:“如今福王、晋王、德王的粮食,应该快运抵京师了。”

“朕,估计三王府上的存粮,合计不会低于五十万石,粮食问题应是无需担忧的。”

程国祥点头道:“如此,便是臣多心了!”说完便退了回去。

崇祯起身道:“如今兵部、户部、工部、皆已调剂好了,那各部就依旨执行吧!”

待皇上说完后,众臣躬身领旨并未再奏事,太监见无人奏事出声道:“退朝!”

回到东暖阁后的崇祯,一直感觉心绪不宁,便让王承恩去宣曹变蛟觐见。

一个时辰后,曹变蛟便在外听宣了,宣其进来后曹变蛟还身着盔甲,显然他是匆忙赶来的。

曹变蛟单膝跪地拱手道:“臣,曹变蛟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抬手道:“曹爱卿平身!”

曹变蛟起身后拱手道:“陛下,不知此次召臣过来,所为何事?”

崇祯皱眉道:“朕,最近总是心绪不宁,总感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如今,你部新招了多少兵员,训练有多长时间了?”

曹变蛟躬身道:“禀陛下,上次您送了饷银过来,臣招兵尚算顺利,皆按陛下要求招收的。”

“如今,已扩编到了三千五百人,都已训练三月时间,骑术与战力皆可与鞑子一战。”

崇祯抚胸道:“嗯,有曹爱卿在,朕心安了不少。你部需随时备战,要做到随时能战敢战。”

曹变蛟抱拳拱手道:“陛下,只需备上几日干粮,臣就随时可以出征。”

崇祯点头道:“甚好!兵员可以接着招,训练也不能荒废。”

“朕已令人去换购战马了,只待战马一到便可快速成军。”

曹变蛟拱手道:“臣,谨遵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