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点头道:“准奏!不知薛爱卿有何事?”
薛国观满脸真诚道:“陛下,杀俘不祥!会动摇江山社稷之根本,请陛下三思!”
崇祯愤而起身怒道:“朕的江山社稷,哪是杀一群俘虏,便会动摇的?”
“朕的江山社稷,在列位臣工戮力一心,在军队敢战,在百姓拥戴,跟鞑子有何关系?”
“这帮畜生,除了残杀朕的子民,劫掠朕的同胞!”
“他们还做过什么,对朕的江山,有益的事情吗?”
“朕,若不杀他们,留着四千鞑子俘虏,要浪费多少粮食?”
“是祥瑞还是祸端,是朕的军队和百姓说了算,你,可曾明白?”
崇祯这一大段道理,让薛国观满面羞愧,他不是不知道鞑子的残忍。
只是先入为主的认为,杀俘虏不好,便站出来想要劝谏一番!
鞑子这群俘虏,刚开始听到崇祯,要将他们斩首之时,很多都被吓尿了。
但薛国观出来时,他们好似又看到了希望,这仿佛像溺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般!
但崇祯随后的话,让他们的心,又再次跌入深渊。
深渊之下,有无数恶鬼在哀嚎,那些都是他们,曾经残杀的,大明军民的冤魂。
此时,他们中有些人,生出了一丝悔意,但仅仅也只是一丝。
既然皇上下旨了,天雄军将鞑子俘虏,分成四个批次,每个批次五百个。
将他们压到百姓和那帮,因残退役的军士面前。
别以为只是砍头,哪怕是军中将士,也没那么快。
咱们云飞师长曾经说过:就是两万头猪,一上午你也砍不完!
当然啦!这里没有两万头,只有四千头,砍起来还是很快的。
经过一个时辰,四千人皆被砍了首级。
期间,甚至有因残退役的军士,冲过来抱着鞑子首级,将之耳朵给咬了下来。
他的耳朵,正是在大凌河之战(1631年),被鞑子给削掉的。
然后,祖大寿、曹变蛟骑着马,拉着两辆囚车,走到承天门之前。
下马后两人单膝跪地,同声道:“陛下,臣,于阵前生擒阿巴泰、杜度,特献于陛下!”
崇祯点头道:“两位将军平身,派人将这两人,拉去游街。”
“记住,别弄死就行了,朕留着他们,还另有他用。”
囚车走后,礼部官员出来大声道:“礼成!”
随后崇祯带着众大臣、将军等,来到了承天门与午门之间。
宫殿群左侧的太庙,还要在此,祭告祖宗之英灵。
陪祭官将每个牌位前,都插上了香烛后道:“跪!”
众大臣、将军,包括崇祯,都跪倒于祖宗牌位前。
崇祯拿过王承恩,递来的祭文,诵读道:“臣,朱由检泣告太庙:
太祖开天立极,成祖靖难守疆,列圣威德被于四荒。
今东虏四犯畿(ji)辅,赖祖宗洪庥(xiu)、将士死战,驱敌于青山口外。
然九边疮痍未复,辽东寸土未收,皆臣之罪。
臣,誓以残躯护此山河,若天命未绝,乞佑三军荡寇;
若大明当倾,惟诛臣身以谢罪!临表涕泣,伏乞列祖垂鉴!”
念完这一段,又长又拗口的祭告文,三拜之后。
崇祯抬眼看向,在最后的明英宗的灵位,眼神微微眯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