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满承勋的战力(1 / 2)

河间府,洪承畴也站在城墙上,城防用具都抬上了城墙,准备应对接下来的大战。

河间府的大战,会比高阳城的还要激烈,洪承畴早已通过信鸽,知道了高阳之战的结果。

显然!像高阳城那种炸药包上,放火油的方式不能做了。

好在皇帝陛下,在他们临行前教给他们,不止三五个使用方法。

怕河间府失守,孙传庭还将所有手榴弹,全给了洪承畴和卢象升。

本来,卢象升应该是拿更多的,毕竟他那里有可能,要面临鞑子的临死反扑。

但卢象升一再推辞,说明前两场守城战的重要性。

一定要洪承畴多拿点,两人这才作罢,未再相互推辞,洪承畴拿了七成。

洪承畴所统领的兵马,是山东各镇的援军,以及皇帝给的五军营、神机营。

虽然城头火炮不少,新式火器也不少,但是压力依然很大。

毕竟!高阳城鞑子没有攻下,还死了一路主帅。

那这个河间府,鞑子怕是损失几万人,也会誓死拿下来。

洪承畴现在能做的,就是安排好河间府的防御工事。

尽可能的不要留下漏洞,拼死也要守住这河间府。

至于后面的事,皇帝陛下说了不用他操心,至于能斩杀多少鞑子,那都是次要的。

崇祯这边上次带着关宁铁骑,斩杀两千鞑子正白旗。

这会正不远不近的吊在,鞑子的军后面,双方的斥候,经常打得一脑袋浆糊。

光是这几天战死的斥候,就多达两百多人,也斩杀了鞑子斥候一百多人。

不论古今,武力值最高一直是斥候跟侦查兵,身手差一点都做不了这事。

战场之上,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情报,情报工作又必须由斥候去完成。

这就造成了双方斥候,经常会大打出手,只要遇到那就是不死不休。

此时,明军这边一个斥候队长,骑着马奔驰过来。

拉停战马后拱手道:“陛下,末将打探到,从鞑子军中出来一小队人马。”

“头上裹着白布条,抬着一口棺材,人数约有一百人左右,请陛下圣裁。”

正在练习骑射的崇祯,看着这烂到家的箭法直摇头,箭法实在太烂了。

十箭有八箭脱靶,看来这弓箭玩意,练习时长低两年半是不行的。

正想着,就听到斥候队长来报,瞬间就来了精神。

崇祯道:“去叫满承勋来。”

锦衣卫领命而去,不一会满承勋骑马而来,拱手道:“不知陛下,叫末将来所为何事?”

崇祯仿佛在叙述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道:“带着你本部人马,去将一小队鞑子头砍来。”

随后让斥候将情况,向满承勋叙述了一遍。

满承勋信心满满道:“陛下!末将这就去将那队人给砍了,定然不负陛下厚望。”

崇祯笑着挥挥手,满承勋拉动缰绳,打马往回跑去。

其实,像他这种把总,是没有权力单独带兵出去的,满承勋也知道。

能有如此殊荣,想来皇帝陛下,还是看在他爹满桂的面子上才给他的。

正往本部去的满承勋,心里暗暗较劲:“这一次,定要打得漂漂亮亮的。”

“总有一天,我会脱离老爹的光环,成为大明一代名将的!”

崇祯肯定是不知道,满承勋在想什么的,但培养他是认真的!

只有新生代将领起来了,才更利于他掌控军队,没有军权的皇帝,那跟傀儡有何区别。

满承勋点齐手上的440人,嗷嗷叫着冲了出去,在斥候的指引下。

很快见到了那支小队百余人,穿着红底白边的棉甲,围绕着中间一口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