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白糖大伊万(2 / 2)

崇祯轻抚着颌下短须,满意颔首道:“好!二位爱卿的军令状,朕收下了。”

“若是做不到的话,到时候朕可是真要,找你们麻烦的。”

洪、孙二人即刻取来纸笔,写下军令状写上姓名官职,又掏出印章盖了个章。

对着笔迹吹了吹,待墨迹干透恭敬呈上,由小太监代为收好。

崇祯环视众人,声调转冷道:“此物关乎胜负,若有人胆敢泄密,致建奴知晓……”

崇祯稍作停顿,语气森然道:“今日在场之人,一个都别想活下去!可听明白吗?”

旋即,崇祯语气稍缓道:“当然,尔等皆有功劳。今日在场者,每人赏银十两。”

恩威并施,方才是高级的御下之道。若只知威吓而无恩赏,终究难以收服人心。

并非崇祯刻意狠厉,实乃如今的大明,早被渗透得千疮百孔。

若建奴提前获知此物,并设法加以仿制,日后战事将更为艰难。

真到那个时候,不如自己早些去,万岁山寻那棵老树了结算了。

众人回到军器局班房,崇祯再次召见老姜头,他挥退左右:“都退下!”

“朕有要事与他相谈,未得朕的传唤,本厅三丈之内,不得有人靠近!”

侍从们躬身退出,锦衣卫随即清场,并将班房团团围住。

老姜头独自面对皇帝,神情不免紧张。

崇祯语气平和道:“平身吧。自己去搬个凳子,坐近些回话。”

老姜头依言搬来圆凳,在离崇祯丈许远的位置,小心坐了半边屁股在凳子上。

崇祯看着他也不点破,随口问道:“你家住何处?家中几口人?每月例钱多少?”

老姜头擦了擦额汗,恭敬回道:“皇上,草民家住保定府郎房。”

“家中有老妻、高堂。还有一个儿子,名叫姜云,在辽东边军任小旗。”

“草民在京城,还收了个干儿子,原是城外乞儿,如今跟着草民学手艺,叫二狗子。”

“草民每月例钱是二两银子……只是,已有三个月未曾发放了。”

崇祯听罢略一沉吟,开口道:“朕会派人,将你的老妻与高堂,接入京师安置。”

“另外,朕再赐你城西一座,两进的小宅院。你的儿子姜云,调回朕身边担任亲卫。”

“从今往后,你的月例增至五两,你意下如何?”

老姜头在军器局多年,心思剔透,马上明白皇上这是要,以家眷为质托付机密要务。

他仅迟疑一瞬,便跪地叩首:“草民,叩谢皇上天恩!皇上但有差遣,草民万死不辞!”

崇祯语气转为威严道:“朕不要你死,方才两种炸药包的威力差异,你可看得明白?”

“朕现在将这提升,火药威力的法子传授于你。只是此法关系重大,越少人知道越好。”

“朕将你家人接来京城,确有为质之意。此方法,你一人知晓即可。若有半分泄露……”

崇祯剑眉倒竖,厉声道:“朕必将严惩不贷,你可明白?”

老姜头以头触地,恭敬叩首道:“皇上圣明!小儿能侍奉御前,已是天大的恩典。”

“即便皇上不召他们来,草民也会接其进京。此法关乎国运,草民纵死也绝不敢外泄!”

崇祯见他如此,终于满意点头。身体微微前倾,低声道道:“很好,附耳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