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宫,“星穹造船厂”核心船坞。
巨大的空间内,不再是单一舰船的调试,而是如同蜂巢般繁忙的工业化盛景。基于对“影刃”相位偏移技术与能量传导模式的深度破译,月宫的舰船设计理念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船坞中央,悬浮着银河舰队新一代主力舰的骨架——“龙渊级”战略突击舰的初号舰。它与“神龙号”的流线型华丽截然不同,整体呈更加冷峻、多棱面的几何结构,如同宇宙中自然形成的黑暗水晶。其装甲不再是单一的“龙鳞”复合层,而是采用了新研发的 “相位渐变装甲” 。这种装甲由无数微小的、可独立调节能量状态的六边形模块构成,能在遭受攻击的瞬间,通过预测弹道和能量属性,局部微调相位,将大部分攻击能量偏转、散射甚至吸收,而非硬抗。远远看去,舰体表面仿佛覆盖着一层不断流动的暗色水波。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武器系统。除了优化升级的“归寂-III型”重力射线阵列,舰首两侧加装了新式的 “奇点投掷器” 。这是逆向工程“影刃”幽能攻击的初步成果,虽然远未达到制造稳定可控奇点的程度,却可以在特定空域瞬间制造出极度不稳定的空间褶皱和微型引力陷阱,有效干扰甚至撕裂敌方舰船的阵型与护盾。
在另一处更为隐秘的船坞,代号“烛龙”的引擎项目取得了突破。新型的 “谐振跃迁引擎·精卫版” 不再满足于超光速航行,它尝试在短距离内进行更高频率、更低能量消耗的“闪烁式”跃迁,如同神话中衔石填海的精卫,旨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获得无与伦比的战术机动性。
S先生站在总控室内,看着下方如同金属海洋般涌动的工作平台和穿梭不停的工程机器人。他的目光冷静,如同在审视一件即将完工的武器。
“龙渊级,首批建造数量,十二艘。‘精卫’引擎,优先装备鬼头桃菜总司令的直属亲卫舰队。”他对着虚空下达指令,声音通过量子通讯瞬间传递到每一个相关节点。“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三体主力舰队的前锋,‘净化单元’集群,已确认进入奥尔特云外围。它们的速度……比预期快了百分之七。”
冥王星要塞,已经彻底化为一座为战争服务的钢铁堡垒。星枢将军站在加固了数倍的指挥中心,面前的全息星图上,代表三体“净化单元”的猩红色光点,如同扩散的病毒,正在奥尔特云稀疏的星际尘埃带中清晰起来。
“所有外围哨站,最高警戒。‘铁幕’预警网络功率提升至百分之一百二十。‘堡垒级’防御平台,前移至柯伊伯带外侧预设阵地。”星枢的声音如同钢铁碰撞,没有丝毫犹豫。“我们要在这里,筑起第一道墙。”
--- 另一边,奥尔特云深处 ---
“远航者号”如同幽灵般滑行在一片巨大的、由冰和岩石构成的星际残骸带中。这里已是太阳系的极边疆,光线黯淡,温度接近绝对零度。
舰桥内,娜美紧盯着传感器屏幕,上面显示着从第二块“信标”处获取的庞杂信息经过初步梳理后的成果——不再是具体的星图,而是一种奇特的 “能量脉络感知” 技术原理。它并非通过常规扫描,而是通过感知宇宙背景辐射中极其细微的、由大质量天体或特殊空间结构引起的“涟漪”,来勾勒出不可见区域的引力结构和能量流动。
“调整谐振频率,匹配……第7号引力谐波。”娜美下令,眼神专注。
布琳快速操作着。“远航者号”外壳上那些源自远古科技的纹路再次亮起,发出与周围环境几乎融为一体的低沉吟嗡。主屏幕上,原本只能显示稀疏星点和障碍物的星图,骤然发生了变化!无数条纤细的、如同神经脉络般的半透明能量流线浮现出来,勾勒出隐藏在黑暗中的引力阱、时空褶皱,甚至……一条条相对平稳、能量流动顺畅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