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先锋号”脱离地球引力圈后,便进入了漫长而孤寂的星际航行阶段。谐振推进器持续工作,发出低沉而稳定的嗡鸣,如同飞船永恒的心跳,提供着稳定而高效的加速度,将飞船坚定不移地推向第一个目标——火星。舰桥内,主屏幕上复杂的星图与航行参数流淌着幽蓝的光芒,映照着每一张专注而隐含兴奋的脸庞。
火星航段:远眺与潜行
舷窗外,地球逐渐从一个占据了大半个视野的、充满生机的蓝色星球,无可挽回地缩小,先是变成一枚悬挂在墨黑天鹅绒幕布上的、璀璨而孤独的蓝宝石,带着那条标志性的白色涡旋云带,最终,它彻底融入了背景板上那无边无际的、冰冷而繁密的星海之中,难以辨认。一种前所未有的、关于自身渺小与宇宙浩瀚的体悟,悄然袭上每个凝视者的心头。
取而代之的,是前方那颗越来越清晰、泛着独特橘红色光芒的星球——火星。它像一颗等待点燃的炭火,在黑暗的真空中沉默地燃烧。
航行是单调的,除了星图的缓慢变化和推进器的恒定低鸣,几乎感觉不到移动。但对于这群初次挣脱地球摇篮、深入星际的探索者而言,旅程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足以驱散寂寞的新奇。
“看!快看那边!那是小行星带吗?好多星星在动!”路飞猛地从观测席上弹起来,几乎把脸贴在了冰冷的舷窗上,指着侧前方一片略显密集的星域。那里,无数细小的光点正以一种肉眼难以察觉,但凭借参照物又能感知到的缓慢速度移动着,如同漂浮在黑色海洋上的冰晶碎片。
“只是外围的零星碎石,路飞,”凌云头也不抬,冷静地审视着面前的传感器阵列屏幕,上面跳动着各种引力、光谱和质量数据,“真正密集且危险的主带,在我们的航向侧面,我们保持着绝对安全的距离通过。这些只是迷路的小家伙。”
偶尔,会有个别体积稍大的小行星,在更近一些的距离上无声地掠过。它们在遥远星光的映衬下,呈现出嶙峋、古怪而扭曲的形状,表面布满了亿万年来陨石撞击留下的坑洼痕迹,如同宇宙中沉默的、不知疲倦的远古流浪者,承载着太阳系形成之初的记忆。
随着距离持续拉近,火星的细节开始挣脱模糊的红色光斑,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地貌。巨大的、仿佛无边无际的锈红色荒漠覆盖了绝大部分地表,那是一种干涸了亿万年的死寂之色。白色的极冠在火星的两端清晰可见,如同给这颗红色星球戴上了两顶冰雪冠冕,随着火星自身的季节变幻而消长。
“奥林匹斯山……”一向沉稳寡言的柳生,此刻也不由得低声念出了那个名字。他凝视着主屏幕上经过图像增强后标注出的、太阳系最宏伟的火山的轮廓。即便从遥远的轨道上望去,那盾形的、平坦而广阔的山体也展现出一种近乎蛮横的宏伟,其基底面积足以覆盖整个法国。
“还有水手谷,”娜美在一旁补充道,她的手指在导航控制面板上轻点,调出了峡谷系统的放大图像。那巨大的峡谷系统如同被某种宇宙巨神用利刃在星球表面划出的狰狞伤疤,蜿蜒曲折,长度横跨数千公里,深邃得令人眩晕。“月宫把他们的主要前进基地设在相对平坦且资源较易获取的赤道区域,倒是会选地方。”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比较。
他们并没有过于靠近火星轨道,而是严格按照预定航线,从其外侧高速掠过。即便保持距离,通过飞船搭载的高精度远程传感器和光谱分析仪,他们也能模糊地捕捉到月宫建立的“奥林匹斯港”基地的影像。那巨大的、由高强度复合材料构建的透明穹顶,在暗红色的荒漠上反射着恒星的冰冷光芒,如同一个外来文明留下的巨大气泡。穹顶旁边,可以看到明显是正在扩建的施工痕迹,以及零星如同飞虫般起降的小型运输或巡逻飞行器。
“能量读数稳定,热源信号明确,生命维持系统运转功率很高,”罗宾的声音通过几乎无延迟的量子加密通讯,在舰桥内清晰地响起,她正在地球总部远程分析着“自由先锋号”实时传回的数据流,“月宫在火星的基地不仅运行稳定,其规模和发展速度也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估。他们的确在以一种非常高效且坚定的步伐,推进着太阳系内的殖民计划。”
“哼,一场新的圈地运动罢了。”娜美轻哼一声,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输入了一系列微调参数。“自由先锋号”的引擎喷口闪烁出微弱的蓝光,船身以一个极其优雅而精准的角度微微偏转,避开了可能与月宫外围巡逻舰队遭遇的潜在区域。此刻的“自由先锋号”,更像是一个来自遥远世界的、谨慎而沉默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划过火星的引力影响范围,将这颗承载着人类无数幻想与野心的红色星球决绝地甩在身后,航向下一个,也是更为关键和强大的节点——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