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星途筑梦(2 / 2)

“目前,小行星带的金属供应已能满足‘星梭计划’70%的材料需求。”采矿舰队指挥官汇报,“我们在谷神星建立了‘资源精炼中心’,可将稀土元素提纯至99.99%,用于制造量子计算机芯片、激光武器核心部件。”

更令人振奋的是,科学家在小行星带发现了富含“氦-3”的彗星碎片。“这些碎片中的氦-3纯度极高,是月球氦-3储量的10倍。”月宫能源部门负责人兴奋地说,“我们已派遣专门的‘彗星采矿舰’前往采集,未来三年,月球的核聚变燃料供应将实现自给自足,无需依赖地球。”

## 三、地月科技联动:向着“一级文明”再迈一步

月球“地月科技转化中心”内,一项关键技术突破——“可控核聚变小型化”,为人类迈向“一级文明”添上重要一笔。新研发的“月核-2型”反应堆,体积缩小至冰箱大小,能量输出却提升3倍,一次填充燃料可供电五年,且能适应地球、火星、冥王星等不同重力环境。

“‘月核-2型’已在地球南极科考站、火星科研区完成测试。”项目负责人介绍,“下个月将批量生产,优先部署在深空基地与极端环境地区。未来,每个家庭都可能拥有小型反应堆,彻底告别能源短缺。”

与此同时,地月联合研发的“量子计算机集群”也投入使用。月球的“星脑-I”与地球的“深蓝之脑”实现联网,运算速度突破“亿亿亿次/秒”,可模拟太阳系内的天体运动、三体舰队轨迹,甚至预测宇宙射线的爆发时间。“这为我们的深空探索、防御体系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石峰在“深蓝之眼”的技术会议上说,“按照目前的进度,人类将在三年内全面掌握太阳系资源,五年内实现‘一级文明’的核心指标。”

地球的科技应用也迎来新热潮。中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利用月球共享的“星晶材料”技术,建成了首座“零能耗摩天大楼”——大楼的玻璃幕墙采用“星晶薄膜”,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大楼80%的能源需求;建筑结构使用“星尘钢”,抗震等级提升至最高级,且重量仅为传统建筑的一半。

“地月科技联动,让地球的发展速度提升了10倍。”联合国相关负责人评价,“曾经需要十年才能实现的技术突破,现在只需一年。人类文明的进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 四、大选终章与深空展望

王妃大选的最终评审日,月球“广寒正殿”座无虚席。杨幂与古力娜扎作为最终候选人,分别进行了最后的提案陈述。杨幂详细规划了“月禾系统”在全球的推广路线图,承诺三年内覆盖所有饥荒地区;古力娜扎则展示了“火星移民文化节”的筹备方案,希望通过文化活动促进地月融合。

评审结束后,龙牙通过全息投影宣布结果:“本届王妃大选,增设‘双王妃’席位。杨幂、古力娜扎,凭借对科技推广、人文融合的突出贡献,共同当选。”

掌声如潮,杨幂与古力娜扎相拥而泣。她们的当选,标志着月宫王妃的角色,正式从“王室象征”转变为“文明推动者”。

就在大选落幕的同时,月球“星穹造船厂”传来好消息:首艘“曲速引擎”原型舰“星途号”完成组装,即将进行首次试飞。“‘星途号’的理论速度可达1.5倍光速,若试飞成功,人类将实现真正的星际航行。”星枢将军站在舰桥,看着巨大的引擎喷口,眼中满是期待,“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守住太阳系,更是探索更远的星海。”

月宫主殿内,龙牙看着“星途号”的试飞倒计时,又望向窗外那颗蔚蓝的地球与红色的火星,面具后的目光深邃。他知道,王妃大选的落幕、“星途号”的试飞,都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缩影。在未来的日子里,地月将继续携手,补齐“一级文明”的最后拼图,迎接三体舰队的终极挑战,在宇宙中书写属于人类的传奇。

而杨幂、古力娜扎站在“静海苑”的露台,看着远处“星途号”缓缓升空,引擎喷口的蓝光划破月球的夜空。她们知道,自己的王妃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她们将与其他王妃一起,为地月融合、深空探索贡献力量,成为人类文明跃迁中,最亮丽的一抹星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