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博裕将快手打造为民间重建的协调平台,推送政策信息、招募建设工人、进行远程技能培训,成为战后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快手的日活和影响力飙升,估值远超战前水平。
帝汶岛皇宫,石峰看着博裕的迅猛崛起,露出赞赏的笑容。
“江诚这小子,倒是懂得在夹缝中生存。”他对身旁的助手说,“通知下去,石家愿意与博裕深化合作。我们在帝汶岛和澳洲的港口、新能源项目,可以对他们开放投资。”
石家看中的是博裕的高效运作能力和民间影响力。双方一拍即合,成立了一系列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南海深海资源、澳洲新能源矿场、以及东南亚重建项目。
2016年春,博裕资本宣布完成第四期美元基金募集,规模高达80亿美元,超额认购四倍。LP名单上全是传统主权基金和家族办公室,没有月球背景的资金——月宫保持着绝对的超然姿态。
同时,博裕主导的“地球复兴投资基金”正式成立,首期规模150亿美元,专门投资于战后重建关键项目,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半山豪宅的书房里,李响为江诚端来参汤。他们的儿子已经能踉跄走路,在厚地毯上嬉戏。
“外面都说你是‘重建之王’。”李轻声道,语气中带着自豪。
江诚接过汤碗,目光扫过儿子稚嫩的脸庞,最后落在窗外维多利亚港的繁华夜景上。
“重建之王?”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我们只是在利用这个时代的一切机会,构建属于自己的版图。”
他放下汤碗,打开加密终端。屏幕上显示着博裕的最新投资布局:从近地轨道空间站建设,到深海稀土开采;从量子计算研发,到基因编辑医疗...
“五年和平期,”江诚轻声说,像是对自己宣誓,“足够我们成为真正跨星际的资本力量。到那时,无论月宫如何超然,都不得不正视我们的存在。”
镜片后的目光,沉静如昔,却已映出星辰大海的倒影。资本教父不仅回归,他的棋盘已经扩展至整个太阳系,即使面对高高在上的月宫势力,他也要走出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