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 > 第67章 石星线--财富神话

第67章 石星线--财富神话(2 / 2)

“……我们振华的成绩,不是靠什么特殊资源!我们公司的组织建设、技术攻关,很多都是在业余时间搞出来的!同志们自愿加班加点,毫无怨言! 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这里为了过审,原话是,我们公司的D组织建设...都是在业余时间搞的)

话音未落,台下那位神秘嘉宾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这句看似表扬员工奉献精神的话,在特定语境下,却可能被解读为漠视劳动法、宣扬无偿加班,与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导向背道而驰。

论坛结束后不久,一纸措辞温和却不容更改的“建议”传到了振华董事会。核心意思只有一个:管老爷子劳苦功高,年事已高,应颐养天年了。

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公开的指责。一场本应盛大隆重的退休仪式被简化。管彤贤,这位亲手缔造振华奇迹的倔强老人,如同他当年在振华宾馆1108房深夜挂断越洋电话般,干脆利落地交出了权杖,悄然退出了他奋斗一生的舞台。 巨人的时代落幕,留下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帝国。台下的神秘嘉宾,成了推动这历史性一刻的、无声却关键的手。

2014年,随着北京“周公子”惊天大案的爆发,其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被连根拔起。曾被老陈视为“通天背景”的惠生重工,如同被抽掉了地基的巨厦,轰然停摆。资金链断裂,项目停工,供应商围堵,员工惶惶。

老陈坐在曾经象征着“远大前程”的独立办公室里,望着窗外萧瑟的景象。他胖脸上早已没了昔日的意气风发,只剩下疲惫与灰败。他亲自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当初被他“拐带”出来的老同事、技术骨干。有人沉默地拍拍他的肩,有人眼中带着怨气,也有人只是麻木地收拾东西。

“老陈,保重。”

“陈总,我……先走了。”

老陈艰难地挤出笑容,一一回应。当最后一位下属的背影消失在门口,他颓然跌坐回椅子,望着桌上那张当年在上海港机技术一组“啃瓜大会”的合影,久久无言。惠生的崩塌,不仅埋葬了他的事业野心,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他当年对“周公子背景”的笃信上。大树倾倒,猢狲散尽,只剩一地鸡毛与无尽的悔恨。

小李和阿馨的故事,是这个资本狂飙时代里一抹暖心的亮色。当年海天重工楼下咖啡厅的“算了吧”和十万块钱的亏损,成了两人感情奇妙的催化剂。股灾后的相濡以沫,让这对小夫妻的日子虽不奢华,却也蒸蒸日上。

小李当年慧眼买入的振华股票,虽经历波折,但依托公司坚实的根基,长期持有下来收益颇丰。加上两人努力工作,精打细算,竟也攒下了不俗的首付。

2015年夏,一则消息在昔日港机老同事的小圈子里激起涟漪:小李和阿馨,成功置换,搬进了——东方城市花园! 虽然只是小区里位置相对普通的一套三房,但这足以象征着一种令人惊叹的阶层跨越。小李站在新家的阳台,望着与石星家同一片却不同高度的城市景观,憨厚的脸上是满足的笑容。阿馨挽着他的胳膊,眼神温柔。这只曾经仰望厂花的“癞蛤蟆”,凭借踏实、韧性和一点福至心灵的“骚操作”,终于带着他的“天鹅”,飞进了他曾仰望的森林。

2015年的夏天,格外燥热。A股市场在杠杆资金的推动下上演着最后的疯狂与惨烈的崩塌,但这已丝毫影响不到书房里的石星。

他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脚下是川流不息、光影交织的浦东。左手边屏幕上,腾讯的股价在港股通资金涌入下稳健攀升;右手边,比特币价格在300美元上下波动,蛰伏待机;保险柜里,躺着价值无法估量的冷钱包密钥;银行账户里,4亿现金每日滋生的利息无声流淌;隔壁房间,传来阿英辅导石头弹奏的、尚不成调的钢琴声。

他拥有了凡人难以企及的财富,构筑了坚固的堡垒,守护着妻儿。管彤贤的传奇已然落幕,老陈的梦想灰飞烟灭,阿林老蒋分道扬镳,而小李却上演了草根的逆袭。时代的浪潮拍打着每一个体,或将其送上巅峰,或将其碾入尘埃。

石星的目光投向窗外更远的地方,越过陆家嘴的尖顶,越过黄浦江的波光。拥有了近乎“上帝视角”和无限资本的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思。

是继续做资本海洋里深潜的巨鲸,寻找下一个腾讯或比特币般的机遇?

是效仿管彤贤,以惊世资本为后盾,投身实业,亲手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书写新的传奇?

还是彻底归隐,带着阿英和石头,去寻找真正的诗和远方,将惊涛骇浪的过往封存于记忆?

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如星河,却照不亮石星眼中深邃的迷茫。财富给了他无限的选择权,却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向困惑。静水深流之下,是更汹涌的暗潮,在等待这位穿越时空的舵手,做出新的抉择。2015年的夏天,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充满未知与可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