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小行星带(2 / 2)

关键组合:灵神星 + 谷神星(1 Ceres): 导航官在战略图上标注。“灵神星提供丰富的金属原料,而谷神星(体积最大,位于小行星带内侧,富含水冰)则能提供水,进而分解为氢氧推进剂。两者结合,可在小行星带内部形成‘原料-推进剂’的自给自足闭环,支撑长期大规模开发。”

近地宝藏:M型小行星: 除了灵神星,舰队也锁定了几颗轨道更靠近火星、富含铂族金属(如铂、钯、铑)的M型金属小行星,如1986 DA、2016 ED85等。这些将是短期内易于开采、高价值的目标。

庞大的“月宫二号”运输舰缓缓打开巨大的腹部舱门。

如同蜂巢释放蜂群,数以千计的“星尘吞噬者(StarDt Devourer)”采矿机器人被有序弹射出来!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如同巨大的金属蚯蚓,头部是高速旋转、闪烁着等离子火花的钻头;有的则像盾构机,前端是强力的冲击破碎装置和巨大的铲斗;还有的如同多足蜘蛛,能在复杂地形稳定攀爬作业。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庞大的体型(数十米到上百米不等)、厚重的装甲、以及尾部连接着粗壮的、用于输送粉碎后矿物的管道或能量束。

在中央AI的指挥下,这些钢铁巨兽扑向各自的目标小行星。

“金属蚯蚓”型机器人将钻头深深刺入小行星富含金属矿脉的区域,如同巨蟒吞噬猎物,高速旋转的钻头粉碎岩石,内置的强大磁场和分拣系统瞬间将高价值的金属颗粒分离出来。

“盾构机”型机器人则直接在小行星表面或浅层开凿,巨大的破碎锤将岩体粉碎,铲斗将矿渣连同有价值的矿石一同铲起,送入腹部的初级粉碎和分拣流水线。

部分高级型号的“吞噬者”甚至装备了小型化的激光熔炼炉或电弧熔炼装置,能在现场将初步分拣的金属矿石熔炼成相对纯净的金属锭或合金锭,大大减少后续运输和冶炼的成本。

被粉碎、分拣、甚至初步冶炼后的高价值矿物,通过管道或能量束被压缩成高密度的“矿砖”或直接以熔融状态,输送到“月宫二号”内部巨大的货舱储存起来。

与此同时,几艘工程舰开始在小行星带相对空旷的区域释放预制构件。一个微型的、模块化的“星尘熔炉”太空冶金基地开始组装。它将利用小行星带丰富的太阳能(虽然较弱但持续)和开采的金属资源,直接在轨生产更高精度的结构钢材、特种合金以及用于飞船和空间站建造的辐射屏蔽构件。未来,这里生产的材料将直接供应火星基地建设和深空舰队维护,实现深空工业的初步闭环!

看着屏幕上那些“星尘吞噬者”在小行星上疯狂啃噬、如同高效工蚁般为帝国汲取养分的景象,桃菜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是人类文明真正迈向深空资源时代的标志性一步。迪丽热巴则注视着那些被啃噬得千疮百孔的小行星,在速写本上写道:“饕餮盛宴,星辰为餐。文明的扩张,亦是宇宙的伤痕。” 她的眼神复杂,既有对科技的惊叹,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悲悯。

月宫深潭暗流涌动,火星奇迹初现端倪,星尘之间饕餮盛宴开启。月球帝国的巨轮,正碾过星尘,驶向一个由钢铁、能量与无尽资源构筑的未来。

深空:穿越土星的光环之海

遥远的深空,“月冕”号率领的护航舰队(磐石号、利刃号),航向更外层的巨人——土星。这一次,速度维持在更安全的0.2c左右。

当舰队逐渐接近土星轨道时,舷窗外的景象让所有船员,包括桃菜和迪丽热巴,都屏住了呼吸。土星,这颗带着巨大光环的气态行星,在幽暗的宇宙背景中缓缓显现,美得令人窒息。

巨大的淡黄色球体上,有着比木星更柔和、更复杂的云带条纹。最震撼的无疑是那环绕其赤道的、由无数冰块和岩石碎片组成的光环系统!在遥远的恒星光芒照耀下,这些细小的颗粒反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如同亿万颗钻石镶嵌在宇宙的指环上。光环层次分明,从最内层暗淡的D环,到宽阔明亮的B环和A环,再向外是更稀薄的F环和G环,构成了一幅无比宏大、精密的宇宙画卷。

近距离(相对安全距离)观察,甚至能看到光环中较大的冰块在缓缓移动、碰撞,偶尔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巨大的土星本体在光环的映衬下,更显壮丽。

导航官的声音带着敬畏提醒:“光环区域极其危险,充满高速运动的碎块,大小从尘埃到山峦不等。我们的轨道已精确计算,远离主光环带。同时,土星辐射带强度同样惊人,防护盾需全功率开启。” 桃菜看着这美丽绝伦却又暗藏杀机的景象,心潮澎湃,她命令舰队保持航向,小心翼翼地与这光环巨人保持着安全距离。舰队如同渺小的扁舟,在亿万钻石组成的、闪烁着致命寒光的海洋边缘驶过,画面唯美而惊心动魄。迪丽热巴再次拿起速写板,将这宇宙级的奇观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