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香江起锚(2 / 2)

童小幪 (Sean Tong):前美国德太投资(TPG Capital)亚洲区联席主管,全球顶级私募股权基金的亚洲舵手,拥有极其丰富的国际大型并购和跨境投资经验。他的加入,为博裕注入了纯正的全球顶级PE基因和广泛的国际资本网络。

这三位,任何一位单独拎出来,都是足以执掌百亿基金、令无数企业趋之若鹜的“王炸”级大佬。如今,他们竟同时汇聚在一个成立仅数月、创始人年仅24岁的新生基金旗下!这组合堪称梦幻,甚至匪夷所思。

股权之谜与家族底蕴

博裕资本初期的股权架构,也成为圈内津津乐道的谜题。据极少数知情人士透露:

创始人江诚,凭借其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以及背后不言而喻的能量),牢牢持有 50% 的股份。

三位巨头加盟,并非简单“打工”,而是带着深厚的资本与资源入股。马雪征、张子欣、童小幪三人,依据其资历、资源与未来贡献预期,共同分摊了 45% 的股份。具体比例虽未公开,但足以彰显他们对博裕的高度认同和深度绑定。

另有 5% 的股份被预留,作为未来吸引顶级人才或战略合作伙伴的“黄金筹码”。

这种股权安排,既确保了江诚作为创始人的绝对控制权,又给予了三位大佬超然的地位和巨大的利益共享空间,其格局与手腕,远超其年龄。坊间猜测,这惊世组合的促成,背后或许有江家那深不可测的人脉网络在无形中穿针引线(“护航舰队”),但江诚个人的魄力、清晰的蓝图以及对顶级人才无与伦比的感召力,无疑是核心中的核心。三位大佬愿意“屈尊”加盟一位24岁青年麾下,本身就是一个关于江诚能力与潜力的最强注解。

家族启航:资本与根基

博裕的诞生,绝非白手起家的神话。江家这艘巨轮,为长孙的扬帆提供了坚实的母港和强劲的初始动力:

启动资本: 一笔数额高达 10亿港币 的家族资金,如同第一桶高纯度的燃料,注入了博裕的引擎。这绝非小打小闹,而是宣告着博裕从诞生之初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目标直指顶级交易。

根基所在: 香港半山区,一栋可俯瞰维多利亚港的顶级豪宅成为江诚在港的居所。这不仅象征着地位,更是其运筹帷幄、接洽顶级资源的私密堡垒。

旗舰锚地: 在香港的核心金融区——湾仔,一整层视野开阔、装修考究的甲级写字楼办公层被划拨为博裕资本的总部。这里,将成为未来无数足以影响行业格局的投资决策的诞生地。

站在湾仔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24岁的江诚俯瞰着脚下繁忙的维港。船只穿梭,如同资本市场的暗流涌动。浅水湾的纸醉金迷、哈佛的学术殿堂、高盛的硝烟战场……都已成为铺垫。他的手中,握着凝聚了家族厚望的雄厚资本,身边站着三位足以震慑江湖的顶级大佬,脚下是属于自己的旗舰甲板。

他不再是闵行校区那个需要隐藏身份的数学神童,不再是查尔斯河畔苦读的学子,也不再是高盛PIA部门里那个才华横溢却仍需蛰伏的年轻人。他是江诚,博裕资本的创始人与掌舵者。

窗外,香江的霓虹渐次亮起,映照着他年轻却已深不见底的眼眸。一个属于博裕资本,也属于他江诚的辉煌时代,伴随着资本江湖的风云激荡,正式拉开了序幕。少年出山,便已立于浪潮之巅。而真正的征途,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