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南区宿舍(2 / 2)

就在石星以为宿舍生活就是望远镜、枪战和“学习资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金矿”砸到了头上。

阿益的班主任,在系里是出了名的“能人”,据说门路很广。有一天,阿益兴冲冲地跑回宿舍,手里挥舞着一叠厚厚的、泛黄的图纸。

“兄弟们!财神爷来了!”阿益兴奋地嚷道,“老班(班主任,某教授)接了个大活儿!上海市电力系统的旧图纸电子化!好几百万的项目呢!”

他解释,任务就是把那些纸质的老旧电力线路图、变电站结构图等,一张张地、精确地用CAD软件(主要是AutoCAD)重新绘制成电子版。图纸非常复杂,线条密集,标注繁多,对耐心和细心要求极高。

“一叠大概三五十张,”阿益指着那厚厚一摞,“画完一叠,报酬1800块!”

宿舍里瞬间炸了锅。1800块!在1999年,对一个大学生来说,这简直是笔巨款!要知道石星在振华的月薪才1200。

“老班说,优先给我们自己系的学生做,肥水不流外人田!谁要接?手快有,手慢无啊!”阿益喊道。

石星的眼睛瞬间亮了。这简直是量身定做的兼职!他在振华就是天天和CAD打交道,画机械图,对这种精细的绘图工作驾轻就熟。更重要的是,这钱赚得光明正大,效率高!

“阿益!帮我接两叠!不,三叠!”石星立刻说道。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阿益拍着胸脯,立刻给老班打电话。

很快,两大摞散发着陈旧油墨和灰尘味道的电力旧图纸,就堆在了石星和阿益共用的那张书桌上。石星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他熟练地打开AutoCAD R14(投资2000元天资了一台二手电脑),对照着泛黄的图纸,聚精会神地开始描摹。点、线、圆弧、标注、图层管理……这些操作对他来说如同呼吸般自然。复杂的电力符号和密密麻麻的线路,在他眼中被迅速分解、重构。

阿益和其他人看着石星那专注的神情和飞快的操作速度,都惊呆了。

“星哥,你这……也太专业了吧?如砍瓜切菜”阿益感叹。

石星头也不抬:“熟能生巧。在振华天天干这个。”他估算了一下,以他的速度和专注度,一个月完成两到三叠图纸不成问题。这意味着月收入能达到3600到5400元!远超他之前在振华的工资,更是支撑他未来生活的坚实保障。

于是,石星的“摆烂”生活,在望远镜的窥视、游戏的喧嚣、“学习资料”的隐秘刺激之外,又增添了一项重要的内容:兼职电力图纸描图员。他坐在阿益宿舍那吱呀作响的椅子上,在老旧CRT屏幕的蓝光映照下,用鼠标和键盘,一笔一划地描摹着上海电力系统的过去,也为自己在上海港机厂的未来,默默地积累着资本和经验。腰间的BP机偶尔震动,屏幕上上海梅林的价格仍在不知疲倦地向上跳跃。窗外,闵行夏日的蝉鸣依旧喧嚣,思源湖的波光在远处静静闪烁。这个穿越者的1999年夏天,在躁动与宁静、放纵与专注、虚拟与现实、旧图与新线的交织中,悄然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