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香港,BAT集团总部大楼顶层,石峰(37岁)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城市。仿佛能穿透眼前繁华的表象,洞察资本海洋深处的暗涌。
“峰哥,搜狐的股票,按计划,最后一笔大宗交易完成了。”吴君如(集团CFO)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尘埃落定的轻松。她递过一份最终的结算报告,上面的数字令人眩晕——**数十亿港币的现金**,如同一条汹涌的江河,瞬间注入了石峰庞大的资金池。
石峰接过报告,目光扫过那串天文数字,脸上波澜不惊。这份收益,源于近二十年前那个在清华园里签下的20万美元投资意向书。他见证了搜狐从襁褓中的婴儿成长为门户巨头,也精准地预见到了它巅峰之后的平台期。“嗯,知道了。”他的声音平淡,仿佛只是处理了一笔寻常的财务交割。“这只船,我们已经坐到了它航程的风景最佳处。剩下的路,让给新的舵手和水手吧。”
这“风景最佳处”的论断,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张朝阳——这位昔日的海归精英、中国互联网的拓荒者、石峰重要的早期合作伙伴——的行为轨迹,越来越偏离一个科技公司掌舵者的常规航道。
石峰偶尔从新闻或圈内人的闲谈中得知,张朝阳似乎陷入了一种外人难以理解的“精神探索”热潮:
* **英语讲课的执念:** 他会在公司内部会议,甚至是一些公开场合,突然切换到全英文模式,长篇大论地讲解一些并非核心业务的管理理念或人生感悟,语速快而激昂,有时让听众感到莫名和疏离。
* **物理学的“布道”:** 他对物理学的兴趣变得近乎狂热,经常在各种论坛、访谈中大谈量子力学、相对论,试图将深奥的物理学概念与他理解的“宇宙真理”、“人生境界”强行嫁接。演讲往往充满激情,但逻辑跳跃,让专业的物理学者摇头,也让普通听众云里雾里。
* **“瑜伽大师”的自我展示:** 他热衷于在社交媒体和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练习瑜伽的照片和视频。然而,那些动作在专业人士眼中,远非标准甚至有些笨拙可笑。这并非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展示,更像是一种急于证明自己“内在修为”和“与众不同”的姿态表演。
* **蹩脚的演技尝试:** 坊间传闻他甚至投资并客串了一些小成本电影或短片,演技生涩,角色尴尬,与其科技领袖的身份形成巨大反差,引来不少非议和调侃。
* **玄学与精神追求:** 他频繁拜访名山古刹,谈论佛学、道家,探讨“开悟”、“灵魂”等话题,言论时而深邃,时而飘渺,时而充满矛盾。这种对精神层面的执着探索,在华尔街和硅谷或许不算稀奇,但在当时更注重实用主义的中国商业环境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被部分人视为“走火入魔”。
石峰对此没有公开评价,只是在一次与阿玉(现为石峰夫人、集团慈善基金会主席)的私下谈话中,淡淡地说:“查尔斯(张朝阳英文名)在寻找他的‘彼岸’。可惜,他的船锚似乎抛在了云端。” 这评价精准而冷酷,道尽了石峰眼中张朝阳行为本质的虚无与商业价值的消散。搜狐的辉煌,在石峰看来,随着创始人心态的飘离,已然触顶。高位套现,是理性资本最完美的谢幕。
套现搜狐获得的巨额现金,并未在石峰手中停留太久。他如同最老练的猎手,资金迅速转向了更符合时代脉搏和未来预期的领域:
1. **深港科技并购基金(Shenzhen-Hong Kong Tech M&A Fund):** 石峰牵头,联合李嘉欣、刘嘉玲这两位早已成为资本巨鳄的“小奶奶”,以及数家国际顶级风投,共同发起设立了这只规模空前的基金。**核心目标:** 专注于收购深港两地拥有核心技术(尤其是涉及供应链关键环节、人工智能算法、精密制造)但面临资金或管理瓶颈的“隐形冠军”企业。石峰的BAT集团强大的产业整合能力和香港的国际化金融优势,为这些技术明珠提供了爆发式成长的平台。基金甫一成立,便以雷霆之势锁定了数家目标。
2. **翠螺屿2.0:** 石峰私人岛屿“翠螺屿”的开发进入新阶段。在原有高端私密度假设施的基础上,引入了顶尖的设计团队和生态科技公司,打造全球首个**零碳奢华生态度假实验室**。这里不仅是BAT核心圈层的世外桃源,更将成为展示未来可持续奢华生活方式的窗口,吸引全球顶级富豪和环保理念倡导者。舒淇作为翠螺屿的“生态大使”,其自然灵动的气质与项目理念完美契合,拍摄的系列宣传片极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