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效果图:碧海蓝天之下,一座风光旖旎的岛屿如翡翠般镶嵌在蔚蓝之中。图注清晰写着:沧澜岛(翠螺屿)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2000-2005)。
石峰走到会议室前方的投影幕布旁,亲自将蓝图的核心页面一页页投射出来,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描绘未来的激情:
“各位,这就是我们未来重要的战略资产,也是bAt集团多元化发展的关键一步——沧澜岛旅游度假区!”他指向效果图,“25平方公里的天然禀赋,我们计划分期开发。一期聚焦核心度假功能:打造一个融合生态、休闲、娱乐的高端目的地。”
他切换页面,展示核心基础设施(一期):
“交通先行:升级现有码头满足客轮停泊;规划小型通用机场(预留);环岛主干道(双向两车道)连接核心区。
生命线工程:海水淡化厂(日产1万吨淡水,满足一期需求);主力柴油发电(保障稳定),配套太阳能路灯和部分屋顶光伏示范。
生态为本:严格保护南区雨林和淡水湖,作为度假区的生态核心与景观亮点。”
接着是核心度假功能区(一期):
“珊瑚海岸度假村:规划3-4家中高端度假酒店(含1家五星级品牌管理),总计约500间客房;配套特色餐饮、精品商业街、游客中心。
休闲娱乐区:滨海浴场、水上运动中心(潜水、帆船等)、小型主题乐园\/探险公园(如丛林穿越、生态教育)。
生态体验区:依托雨林和湖泊,建设生态步道、观鸟平台、自然研学基地。
必要配套:小型医疗急救站、安保中心、污水处理设施。”
石峰强调:“核心思路是轻资产、快周转、重体验。我们不追求大而全的城市功能,而是打造一个独具魅力、可持续盈利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国内外游客,创造稳定现金流。”
他指着最后的数据页:“2000年启动规划设计及基础设施建设,2002年首期酒店及核心度假设施力争投入运营!一期总投资严格控制在8亿以内!”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投影仪风扇的嗡嗡声。窗外的金融风暴仿佛瞬间遥远。吴君如迅速在脑中盘算着投资回报率,眼神精明;山鸡挠了挠头:“哇,搞旅游?峰哥,这想法够新鲜!以后拍戏取景地都有了!”;石安则思考着海水淡化和能源系统的技术实现;阿玉看着图上宁静的海湾和葱郁的雨林,眼中流露出向往。
“金融风暴终会过去,香港回归开启了新时代。”石峰的声音将众人拉回现实,他指着蓝图,眼神锐利而务实,“而我们的未来,需要更广阔的天地和多元化的根基。沧澜岛,就是我们向实体经济、向消费服务领域延伸的桥头堡!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宫殿,而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赚钱、能提升bAt品牌价值的优质资产!现在,让我们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把星海网推上线,把《风之国度》和网咖做火爆,积累我们的资本和力量。三年之后,我们在沧澜岛的海滩上,检验我们的成果!”
窗外,1997年夏日的阳光炽烈,而会议室内的众人,心中已被石峰描绘的、更具现实可行性的“沧澜岛度假区”蓝图所鼓舞。风暴虽烈,但bAt这艘船,正朝着一个更务实、更多元化的方向,坚定地调整航向,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