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香江拜年(1 / 2)

**(1997年大年初五,深圳宝安机场)**

春节余韵尚存,深圳街头散落着爆竹红屑。一架南宁飞来的航班降落宝安机场。阿玉随人流走出闸口,依旧穿着洗得发白的碎花棉袄和深蓝棉裤,但眉宇间那份短暂的“土气”在踏入深圳时消散,重被干练与隐隐的自信取代。

她在老家仅待了不到一周。冷的天气、亲戚疏离的探询、缓慢陈旧的生活节奏,都让她不适。更惦记着独自守着别墅的石峰。除夕电话里,他声音平静,阿玉却听出刻骨孤寂。于是,父母尚在走亲访友,她便借口“公司急事”,匆匆订票返程。兜里几百块,除了留给父母,所剩无几。

一辆熟悉的黑色奔驰S600等候在到达口。石峰身着深色羊绒大衣,靠在后座闭目养神,脸上微带倦意。听到动静,他睁眼看到阿玉的打扮,嘴角微扬:“回来了?家里还好?”

“嗯,爸妈都好。”阿玉钻进温暖车厢,脱掉笨重棉袄,露出质地上乘的薄毛衣,人瞬间清爽许多,“就是...待不住。感觉像两个世界。”语气坦诚无奈。

石峰点头,仿佛早有所料。“正好,收拾一下,下午去香港。”

“去香港?”阿玉一愣。

“拜年。”石峰言简意赅,眼中精光一闪,“先给大奶奶拜年,住一晚。明天去二爷爷家,他那十几房‘奶奶’等着呢,一天跑不完。”

**(当日下午,香港半山区)**

车子驶入半山绿树成荫的安静街道。这里的豪宅不似石峰别墅张扬现代,更显岁月沉淀的低调厚重。最终,一栋**三层高的老式唐楼**映入眼帘。楼龄不小,米黄外墙爬满爬山虎,经典骑楼风格,底层带拱廊。与周遭翻新豪宅比,这小楼显得朴素甚至不起眼,但位置极佳,闹中取静,可俯瞰部分维港。

石安按响门铃。一位五十多岁、穿着整洁布衫的妇人开门,见是石峰和阿玉,恭敬笑道:“峰少爷,阿玉小姐,快请进!老太太念叨你们半天了!”

门开,混合着老木头、檀香和淡淡药味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内部是典型老派粤港风格:光洁深色水磨石地面,沉重红木家具锃亮,墙上泛黄字画,博古架摆着瓷器摆件。整洁中透着岁月痕迹,与石峰别墅的现代奢华迥异。

“阿峰?是阿峰来了吗?”一个苍老却喜悦的声音从楼上传来。

阿玉抬头,见一位满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的老太太,正扶着红木楼梯扶手,在保姆搀扶下颤巍巍下楼。她身材瘦小,穿深紫色团花丝绒棉袄,满脸皱纹,但双眼异常清亮有神,此刻满是笑意地看着石峰。正是石峰名义上的亲奶奶,石瑞的原配妻子——**大奶奶**,**八十五岁高龄**。

“奶奶!”石峰快步上前,和阿玉小心搀扶老太太到客厅中央宽大的红木太师椅坐下。语气带着晚辈的亲昵恭敬:“新年好!孙儿和阿玉给您拜年!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阿玉也连忙乖巧行礼:“大奶奶新年好!身体健康!”

“好!好!都好!”大奶奶笑得合不拢嘴,拉着石峰的手仔细端详,眼中充满慈爱与满足,“阿峰啊,你可算来了!大过年的,一个人守着空屋子,就盼着有人呢!”话语里带着一丝落寞。

石峰心知肚明。**这位大奶奶一生良善却命运坎坷。当年被丈夫石瑞抛弃,遣返故里清苦度日多年。后由远在东南亚的石松亲王念及旧情接来香港安置于此。** 她无儿无女,靠着石松的接济和积蓄生活,一生节俭。名下资产仅这栋地段佳但陈旧的老楼及一些保守债券存款(数千万港币),在石氏帝国中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