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弹: 或许还能迷惑外界,让人以为他石松依旧“风流”,转移对他真正目的的注意力。
短短几秒的权衡,石松脸上已露出一个近乎慈祥的长辈笑容:“年轻人有上进心,是好事…”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李嘉欣身上,“那就先以总裁特别助理的身份,在我办公室学习吧。具体事务,由我的首席助理安排。好好干,别辜负大家的期望。”
总裁特别助理! 虽然不是最敏感的“贴身秘书”,但已足够接近核心!李嘉欣心中狂喜,脸上绽放出更加明媚的笑容,连忙道谢:“多谢石生!我一定加倍努力,不会让您失望!” 她知道,自己成功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通往石家权力核心的大门,被她撬开了一道缝隙。
张敏适时地送上祝福,笑容温婉依旧。
香江乐坛的巅峰对决,在石松的提前干预和严密布控下,终于如期而至,却又以一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和平方式落下帷幕。
梅艳芳的《夕阳之歌》与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如同宿命般同时期发行。两首歌旋律同源,却风格迥异。梅姑的演绎,沧桑大气,唱尽人生况味与时代悲歌,充满了力量感和厚重感;陈慧娴的版本,则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将离别之情渲染到极致,旋律优美至极,传唱度惊人。
一时间,全城热议,媒体煽风点火,歌迷更是壁垒分明。支持梅艳芳的,赞其艺术高度无人能及;力挺陈慧娴的,称其歌声直击人心,传唱为王。火药味似乎越来越浓。
然而,石松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舆论引导: 他暗中授意旗下控制的媒体和圈内有影响力的乐评人,大力鼓吹“双后辉映,乐坛盛事”、“风格迥异,各领风骚”、“共同繁荣才是香港乐坛之幸”的论调,淡化对立,引导良性竞争。
物理隔离: 在关键的颁奖礼和大型活动前,石松动用了远超常规的安保力量。梅艳芳与陈慧娴的粉丝区域被严格分隔,入场人数严格控制,并增派大量便衣维持秩序。任何试图煽动或挑衅的苗头都被迅速掐灭。
荣誉平衡: 石松凭借其巨大的影响力,在幕后与各大颁奖礼主办方进行了深度沟通。最终,在最具分量的“年度金曲金奖”和“最受欢迎女歌星”奖项上,出现了令人惊叹的一幕:
年度金曲金奖: 罕见地出现了“双黄蛋”!《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并列获奖!当颁奖嘉宾念出两个名字时,全场哗然,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史无前例的结果,既肯定了《夕阳之歌》的艺术成就,也认可了《千千阙歌》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最受欢迎女歌星: 梅艳芳凭借其无可撼动的综合实力和舞台统治力,成功蝉联。但主办方特别增设了一个分量极重的“年度至尊金曲演绎大奖”,单独颁给了陈慧娴和她的《千千阙歌》,表彰她将这首歌唱成了现象级的文化符号。
当梅艳芳和陈慧娴在万众瞩目下,分别捧起属于她们的奖杯,舞台灯光将她们照耀得光芒万丈。梅艳芳看向陈慧娴,眼中是前辈对后辈的欣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陈慧娴看向梅艳芳,眼中则充满了敬意和获得认可的激动。没有剑拔弩张,没有失落泪水,只有相互的尊重和共同站在巅峰的荣耀。台下,她们各自的粉丝区域,虽然依旧泾渭分明,但更多的是为偶像欢呼,少了那份要压倒对方的戾气。
石松坐在贵宾席上,看着这和谐的一幕,微微颔首。记忆中那道“永久的伤”,在这个时空被成功抚平。梅艳芳的王者地位依旧稳固,陈慧娴的上升势头也未被折断,宏宇娱乐的顶梁柱安然无恙。双赢的局面达成,香港乐坛的黄金时代得以延续,这才是他想要的结局。
李嘉欣正式进驻石氏集团总部顶楼。她收敛起港姐的锋芒,换上干练的职业套装,从整理文件、安排行程、端茶递水学起。她学习能力极强,察言观色更是天赋异禀。她精准地把握着分寸,既展现自己的价值(如利用美貌和谈吐在接待重要客户时加分),又适时流露出对石松的崇拜和一丝恰到好处的依赖。张敏偶尔会“顺路”来送汤或文件,两位女士的交流保持着得体的社交礼仪。
此时的蓝洁瑛,正活跃在荧屏之上,是石氏力捧的花旦之一。她气质独特,演技灵动,在多部剧集中担任重要角色,事业处于上升期,是香江娱乐圈一颗闪耀的明星,与石松并无特殊交集。
年轻的黎姿,在家族的支持和石氏提供的资源下(如演艺训练班、优质剧本机会),正努力磨练自己的演技。她美丽且充满潜力,开始在电视剧中崭露头角,逐步积累着经验和观众缘,为自己的演艺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经历了“千夕之争”的和平洗礼,陈慧娴人气更上一层楼。她对自己的音乐事业有着清晰的规划,在筹备更大规模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向世界展示她的歌声。同时,她也向公司(宏宇娱乐,石宏老板)表达了希望在事业达到一个高峰后,赴海外进修音乐、提升自我的意愿。石宏尊重并支持她这份追求自我提升的长远计划,为她协调资源,确保她的发展道路顺畅。
香江的夜空,星光依旧璀璨。石松站在石家大宅的露台上,感受着体内奔流不息的五年新生之力。他解决了眼前的危机(梅陈之争),埋下了新的种子(李嘉欣),稳固了根基(张敏)。下一步的计划,已在他心中悄然成型。他知道,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香江夜未眠,而他的棋局,正走向更深处、更关键的中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