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细九大步走向自己的指挥车,拉开车门,在弯腰坐进去的最后一刹那,他的目光还是不受控制地、飞快地扫了一眼街对面。
十三妹依旧站在那里,端着凉茶碗,身影在夜色和灯光的交界处显得格外清晰。她似乎也在目送着警车的离去,又似乎只是在品味着茶汤里那抹独特的苦与甘。
车门关上,隔绝了视线。引擎轰鸣,车队缓缓驶离这片刚刚经历剧变的街区。
“陈Sir叫十三妹‘十三姨’!”
“就在‘双喜’门口!好多兄弟都看见了!”
“那位‘玫瑰’就看着,还点头了!”
这惊鸿一瞥的一幕,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极短的时间内,从警队内部迅速扩散到整个铜锣湾残存的地下网络。其震撼力,甚至超过了扫黑行动本身。
对于那些侥幸逃脱、正惶惶如丧家之犬、试图寻找新靠山或谋划卷土重来的漏网之鱼而言,这无疑是一盆彻骨的冰水,浇灭了最后一丝侥幸。
连陈细九这样位高权重、亲手剿灭众多大佬的“煞神”,都要尊称一声“姨”,甚至带着一丝旧日晚辈的敬畏!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那位“玫瑰”,她的地位,她的能量,远远超出了他们这些只能在街头打滚的“矮骡子”的想象极限!她不仅安然无恙地度过了这场风暴,甚至可能……她本身就是风暴之后,铜锣湾新秩序中一个无法撼动的存在!
恐惧,如同瘟疫般蔓延。外逃的名单上又多了几个名字,一些原本还在观望、试图低价接手被查封或帮派遗弃产业的灰色人物,也彻底偃旗息鼓。
“姑姑,外面都在传……”吴君如端着一碟刚出炉的蛋挞走进凉茶铺后间的小厅,语气带着惊奇和兴奋。
十三妹正坐在一张老式的酸枝木书桌后,桌上摊开的是几份铜锣湾核心地段商铺的产权文件和最新的估价报告。她刚从加勒比的账户调集了数千万港币的现金,如同蛰伏的巨鲸,张开了它的口。听到侄女的话,她头也没抬,目光依旧停留在文件上,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仿佛那喧嚣的传闻只是窗外飘过的一缕风。
“那些铺子,”吴君如放下蛋挞,凑近了些,压低声音,“‘潮义安’在百德新街那个旺铺,‘和群’在罗素街的旧楼,还有好几间位置绝佳的,现在都挂在拍卖行,价格比市价低了好多!听说原主人都跑路了,或者被抓了,银行急着出手!”
十三妹终于从文件中抬起头,拿起一块温热的蛋挞,咬了一口,酥皮簌簌落下。她眼中没有波澜,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平静和掌控全局的沉稳。
“价格低?”她咀嚼着香甜的蛋挞,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狼藉,没看到风暴过后的晴朗。”
她放下蛋挞,拿起钢笔,在几份文件上利落地签下自己的名字——**黄十三**。这是她行走江湖前的本名,如今,它将堂堂正正地刻在铜锣湾的地契之上。
“阿如,”她看向侄女,眼神锐利而充满期许,“准备好钱,明天跟我去拍卖行。”
“我们,该收地了。”
凉茶铺昏黄的灯光,透过玻璃窗,温柔地洒在门前的花岗岩台阶上,将地上残留的、早已被雨水冲刷得几不可见的、昔日黑帮追砍留下的淡淡痕迹,彻底覆盖。铜锣湾的夜,从未如此“干净”过。而一场没有硝烟的商战,在警笛声远去后,正悄然拉开帷幕。十三妹的“玫瑰军团”,将以另一种方式,重新扎根于这片她曾为之血战、也必将为之守护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