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代表轻敲否决票,冷笑回敬:
“比起在越南放火的帝国,种粮造航母的联盟堪称和平典范。”
巴雷特实战数据表(罗宾笔记节选)
有效射程2000米(精准)\/3800米(威慑),覆盖美军舰艇雷达,观测距离穿甲能力1000米,击穿150均质钢,可瘫痪驱逐舰指挥塔、导弹发射井,心理威慑半径全加勒比海域,美军军官拒绝近海岛礁视察!
附注分析:
“石松留下的不仅是武器,更是战略杠杆。他预见了‘非对称威慑’的价值——用单兵武器撬动舰队行为。其技术来源仍存疑:巴雷特改造工艺涉及碳化硼陶瓷镀层(1969年未问世),弹药推进剂配方超越NASA火箭燃料……他或许接触过‘外星人’的碎片技术。”
红线划下:纸笼子里的和平
1969年平安夜,美亚秘密渠道达成共识:
《加勒比危机管控备忘录》
美军默认联盟商船自由通行小安的列斯群岛;
双方舰机保持10海里安全距离;
绝对禁令:任何一方不得向罗宾·妮可所在方位开火——触发即视为全面战争。
当娜美签下协议时,叶小五指着条款冷笑:
“他们怕的不是航母……是那个拿枪的姑娘。”
暗流:珍妮的情报与阿甘的信
旧皇宫地下室,珍妮破译出美军新密码“堡垒-I”。她突然抬头对罗宾说:
“…尼克松派了特工混进爪哇岛考古队。”
与此同时,一封沾着泥点的信抵达:
“珍妮,我活着回来了。屁股中弹,但跑得更快。布巴死了。
你说加勒比有座钢铁长城?替我摸摸它……那是我们这种人活下来的理由。”
——阿甘,于华盛顿陆军医院
珍妮把信按在胸口,走向海图室。窗外,“炎黄号”的舰灯刺破雨幕,如同深海升起的星群。
罗宾擦拭着巴雷特枪管,月光照亮她眼底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