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夜梅抵港,贸易帝国启航
1949 年 11 月的香江,维多利亚港的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码头上人来人往,货轮鸣笛声此起彼伏。一艘艘巨大的货轮停靠在港口,装卸工人忙碌地搬运着货物,码头上一片繁忙的景象。
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靠在站台旁,车门打开,一双锃亮的皮鞋踏出,紧接着是一道纤细却挺拔的身影——夜英。她不过二十岁,却已褪去了少女的青涩,一身剪裁利落的西式套装勾勒出干练的轮廓,短发齐耳,眉眼间透着锐利。身后两名警卫员沉默跟随,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仿佛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夜英站在车旁,环顾四周,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她的眼神锐利而冷静,仿佛能洞察一切。石松早已在站台等候,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显得格外精神。
“石先生,久仰。”夜英伸手,与前来迎接的石松短暂交握。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气势。
石松微微一笑,接过她递来的信封。拆开一看,是夜大少的亲笔信,字迹遒劲有力:“舍妹夜英,初至香江,望石兄多加照拂。内地物资调拨已安排妥当,共谋大业,静待佳音。”信纸末尾盖着鲜红的私章,分量不言而喻。
石松将信收入怀中,微微一笑:“叶小姐,欢迎来到香江。我会尽我所能,为你提供一切帮助。”他的声音诚恳而坚定,眼神中带着几分期待。
### (二)接风洗尘
当晚,浅水湾的别墅灯火通明。石松为夜英设宴接风,席间名流云集,觥筹交错。梁安琪一袭墨绿色旗袍,手持高脚杯款款而来,唇角含笑:“叶小姐远道而来,真是令香江增色不少。”
夜英抬眼,目光如刀:“梁小姐客气了。听说您精通多国语言,不知对内地方言可有研究?”她的声音冷淡而犀利,仿佛在试探梁安琪的底细。
梁安琪笑意不减:“略懂一二。倒是叶小姐年纪轻轻,却能执掌物资调拨,实在令人佩服。”她的声音柔和而坚定,眼神中带着几分从容。
两人言语交锋,旁人却只当是寻常寒暄。石松坐在主位,指尖轻叩酒杯,眼底闪过一丝玩味。他知道,梁安琪和夜梅都是聪明人,她们的交锋只是开始。
宴会散后,石松亲自送夜英至隔壁别墅,这是送给夜梅的见面礼。这栋4层欧式洋楼位于浅水湾最佳地段,与给梁安琪新买的居所仅隔百米,推窗可见碧海银沙,室内各种豪华奢靡。
“石先生好大的手笔。”夜英环顾四周,语气听不出喜怒,但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石松笑道:“叶小姐是贵客,自然不能怠慢。更何况……这里方便。”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深意,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
夜英微微点头,环顾四周,这栋别墅装修豪华,设施齐全,显然是精心挑选的。她心中明白,石松的安排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远的考虑。
## 二、广九铁路的黄金通道
### (一)九龙货站的忙碌
次日清晨,九龙货站人声鼎沸。工人们扛着麻袋来回穿梭,蒸汽机车的轰鸣震耳欲聋。夜梅站在月台上,看着一列火车缓缓进站,车厢上印着“华南物资公司”的标记。
“这批桐油从邻省运来,成本每吨不过五十港币。”石松低声解释,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自信,“到了香江,转手就是一百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