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临省全境解放的消息如同一记惊雷,炸醒了香江的金融市场。
黄老板坐在半岛酒店的包厢里,手里捏着一份《华侨日报》,头版赫然印着“广州解放“的粗黑标题。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叮当响:“石老弟,半山的别墅价格,昨天一天就涨了三成!“
石松慢条斯理地剥着花生,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这才刚开始。你看窗外——“
透过落地窗,可以看到码头上人头攒动。穿着考究的上海商人、神色慌张的溃军的军官、拖家带口的富户,像潮水般涌上岸来。几个苦力正费力地搬运着沉甸甸的皮箱,一个不小心,箱子摔在地上,金条哗啦啦撒了一地。
“这些'过江龙'带来的不只是黄金,“石松压低声音,“还有整船整船的恐慌。黄哥,你现在去收铜锣湾的铺面,三个月后价格至少翻一番。“
二、别墅里的钢琴声
浅水湾的新别墅里,梁安琪正在教孩子们弹钢琴。
她今天穿了件月白色的旗袍,领口别着一枚翡翠胸针。纤细的手指在琴键上跳跃,肖邦的《夜曲》像流水般倾泻而出。大太太站在门口静静聆听。
“梁小姐的琴艺真是......“二太太端着茶点进来,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她注意到梁安琪弹到某个段落时,目光不自觉地飘向书房——那里传来石松讲电话的声音。
晚饭后,阿英借着送参茶的机会,状似无意地问:“老爷,梁小姐看你的眼神......“
“咳咳!“石松被参茶呛到,“没的事!人家是留过洋的,跟我们这些粗人不一样。“
阿英撇撇嘴,心想松哥装傻的功夫倒是见长。
午夜的书房里,石松正在看账本,突然闻到一阵熟悉的药香。
阿英端着炖盅推门而入:“松哥,该喝汤了。“
石松的脸顿时垮了下来。这已经是本周第七碗十全大补汤了。自从梁安琪住进来,太太像是受了什么刺激,变着法子给他进补,要求恢复造娃大业。
“那个......我今天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