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情绪枯竭没(1 / 2)

“当恐惧也被没收,黑暗里还剩什么?”

“所以,我们现在连‘害怕’的资格都没有了?” ¤101(刘邦)的声音透过NES频道传来,平静得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不是他勇敢,而是在“零欲望场”尚未完全消退时,更彻底的“零情绪场”(E-Field)已经如同无形的冰幕,笼罩了整个启明城及周边空间。

临时指挥中心内,所有人的心率监控都稳定在一条笔直的水平线上——60 bp。没有波动,没有起伏。表情是统一的空白,眼神是统一的空洞。喜悦、悲伤、愤怒……尤其是恐惧,这些曾驱动人类生存本能的情绪,被物理性地归零。他们像是精密运行的机器,只是外壳还保留着人类的形态。

¤(项羽)问,他的战斧靠在墙边,仿佛一件无关紧要的装饰品。

“是十万个能在绝对虚无中,维持‘存在’本身的个体。” ¤(项羽)率领着三万名前军士,此刻的“无心者”,踏入了这片绝对的黑暗和寂静。他们穿着特制的泡沫拖鞋,脚步轻盈得像是一片羽毛落下。

行走。

只有行走。

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感受不到风,看不到前路和同伴。时间感和空间感在这里彻底迷失。唯一能确认的,是NES频道里偶尔传来的、毫无感情的坐标确认声,以及每个人腕带上那稳定得令人窒息的——60 bp。

突然!

一个极其轻微、几乎不存在的“噗”声。

是一名士兵的泡沫拖鞋,因为材质内部的微小气泡破裂,发出了一个在绝对寂静中显得如同惊雷的声音。

他腕带上的心率数值,猛地一跳:61 bp。

嗡——!

整个管道内部瞬间亮起刺眼的红光!

那名士兵甚至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一道无形的力场瞬间将他笼罩、冻结。他保持着迈步的姿势,变成了一尊栩栩如生的冰雕,成为了后续行军队伍中一个触目惊心的、沉默的“路标”。

队伍没有丝毫停顿,也没有任何骚动。其他人依旧以完全一致的、猫一般轻盈的步伐,绕过冰雕,继续向前。心率,60 bp。

地月L2点附近,临时搭建的平台上。¤010(韩信)设计的“镜面空心阵”已经就位。十万名被选中的“凝视者”,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距离近得可以看清对方瞳孔中最细微的倒影。

规则:凝视对方瞳孔九十分钟,不能眨眼。通过视觉的相互锁定和负反馈,将心率强行锚定在60 bp。任何一方的眨眼不同步,都会导致阵列报警,需要全体重新调整对齐。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平台上,十万双眼睛一眨不眨。像是十万尊蜡像。

只有偶尔因为生理极限,个别人的眼皮不受控制地颤抖一下,立刻会引发小范围的警示微光,以及NES频道里¤010冰冷的调整指令:“第三区,第七排,编号¤4A7b与¤8c2d,眨眼偏差0.3秒。重置对齐计时。”

没有抱怨,没有痛苦呻吟。只有眼皮开合时那细微到极致的“沙沙”声,如同无数春蚕在啃食桑叶,在这死寂的太空环境中,显得格外诡异和漫长。这是一场对抗生理本能的、绝对理性的酷刑。

启明城内,¤011(萧何)管理的“零情绪交易所”运行着。规则极其反直觉:系统每秒自动向每个公民账户发放1微负熵券。不操作,不理会,券就会以复利形式累积。一旦产生“查看余额”、“考虑使用”甚至“意识到拥有”的念头,E-Field会立刻判定“潜在情绪波动”,账户清零。

于是,街道上出现了奇观。人们或站或坐,眼神放空,如同雕塑。他们不是在思考,而是在尽力“不去思考”。一个原本热衷于交易的人,因为呼吸稍微急促了一丝(可能潜意识里在计算复利),被系统判定为“疑似焦虑”,账户瞬间归零。他不服(这种“不服”的情绪刚萌芽就被抹平),试图证明自己的“绝对佛系”,开始用意念控制放缓心跳。

他的心率一路下跌,55… 53…

突然,他腕带发出警告,一股温和但无法抗拒的生物电击传来,将他的心率强行拉回60 bp。

他身体微微一颤,眼神依旧空洞,继续站着,如同一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在“躺平”和“被电击修正”之间达到了诡异的平衡。赛博苦行僧。

¤100(张良)的“诗”发布了。没有韵律,没有意象,没有情感。只有满屏随机生成的、毫无意义的AScII字符:

`~!@#$%^':\",.\/<>?%&*...`

要求公民“阅读”并确保不产生任何感受。

评论区(如果那能算评论区的话)是一片由问号、句号和乱码组成的海洋。系统监测着每一个字符输入背后的生理指标。

突然,一个用户,可能因为手指惯性,在输入一串问号后,不小心加了一个感叹号 “?!”。

他的腕带心率瞬间跳到61!

系统判定:情绪波动(可能是疑惑加强烈?)。

该用户瞬间被强制踢下线,账户冻结,在pdw开启任务完成前,他失去了所有权限,成为了“因一个标点符号而社会性死亡”的案例。

¤110(公输哲)设计的“零情绪飞船”即将起飞。驾驶舱内,所有仪表盘屏幕漆黑,没有任何数据。灯光被完全屏蔽,涂成吸收一切光线的#2A2A2A黑。飞行员(心率60)坐在里面,看不到任何东西,听不到任何指令(除了NES频道里¤110毫无语调的“点火”、“推进”等基本动词)。

起飞。

飞行员必须在这种绝对的“未知”和“不可控”中,保持绝对的“无期待”。不能期待起飞成功,不能担心航线偏离,甚至不能“希望”自己活下去。

飞船在沉默中攀升。

突然,监测系统显示一颗微陨石出现在预定航线上。

飞行员的呼吸,极其细微地顿了一下。潜意识里的规避本能,哪怕只是一丝涟漪。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