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嬴政直呼其名,声音低沉而清晰,“你可知,朕为何执意要立这《大秦宪章》,建这华夏联邦,甚至……将你们这些曾经的‘逆臣’,纳入其中?”
项羽心神一震,这个问题,他或许在心中想过无数次,却从未有人如此直接地问出。他沉吟片刻,虎目中光芒闪烁,最终坦诚道:“为了……对抗那僵化的帝制,打破历史的循环?为了……汇聚更多力量,应对诸如星师学派这般……超越寻常战争的威胁?”
“是,也不全是。”嬴政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更遥远的过去与未来,“旧的秩序,如同锈蚀的锁链,既束缚万民,也终将拖垮帝国本身。而新的威胁,来自暗处,来自我们对世界认知的边缘。一人之力,纵有通天之能,亦难面面俱到。”
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项羽脸上,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审视与期待:“朕需要的是不再是唯命是从的臣子,而是能独当一面、甚至能与朕理念相悖却能共同前行的……同行者。”
“同行者……”项羽喃喃重复着这个词,内心受到巨大的冲击。这个词,远比“臣子”或“盟友”更重,蕴含着平等、责任与共同的使命。这是他从未想过,会在嬴政口中听到的定位。
“你性情刚烈,勇武盖世,此乃天成,亦是双刃之剑。”嬴政继续说道,语气平淡,却字字敲在项羽心上,“以往,你是一把无鞘的利刃,锋芒毕露,却也易折,易伤己。如今北疆西域南越一行,朕看到你学会了思考,懂得了权衡,知道了何时该挥刃,何时……需藏锋。”
他微微抬手,指向大殿穹顶那透过琉璃洒下的、如同星辉般的光斑:“联邦如同这星穹,看似散乱,实则各有轨迹,共同构成浩瀚。朕不需要一把只会听令劈砍的刀,朕需要的,是一把能自行判断、能守护星穹、也能在必要时……斩断一切阻碍的——镇星之戟!”
镇星之戟!
四个字,如同惊雷,在项羽脑海中炸响。这不再是简单的武将封号,而是一种定位,一种承认,一种沉甸甸的、关乎文明存续的责任!
他看着眼前这位以子婴之身承载着祖龙之魂的首席守护者,看着那双深邃眼眸中毫不掩饰的期许与那深藏于期许之下的、冰冷的掌控力。一时间,过往的恩怨、沙场的对峙、理念的冲突,与如今共同面对的危局、彼此试探建立的信任、以及这份超乎想象的看重,全部交织在一起,让他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他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气血,目光迎上嬴政的注视,沉声问道:“若这柄戟……未来的某一天,其锋芒所向,与首席之愿相悖呢?”
这是最直接,也最危险的提问。问出了他内心深处最后的顾虑与坚持。
嬴政闻言,非但没有动怒,嘴角反而勾起一丝极淡、却令人心悸的弧度。
“那便证明,朕这首席……或你这戟,有一方,已偏离了守护华夏的初衷。”他的声音冷冽如冰,却又带着一种绝对的自信,“届时,非你断,即朕折。自有后来者,续写宪章。”
没有回避,没有安抚,只有最赤裸、最残酷的规则。
项羽瞳孔微缩,紧紧盯着嬴政。片刻之后,他忽然仰头,发出一阵低沉而豪迈的笑声!
“哈哈……好!好一个‘非你断,即朕折’!”他笑声戛然而止,虎目之中,所有疑虑、彷徨尽去,只剩下澄澈如火的坚定与担当。他再次抱拳,这一次,腰弯得更深,语气无比郑重:
“羽,愿为此戟!”
“为华夏……”
“镇星!”
嬴政静静地看着他,深邃的眼眸中,那抹难以察觉的赞赏终于清晰了一丝。他微微颔首。
“去吧。”
“你的风雷骑,需要休整。”
“联邦的未来……”
“…需要你这把…已懂得收敛锋芒的…”
“…绝世凶刃。”
项羽深深看了嬴政一眼,不再多言,转身,玄色披风扬起,大步流星而去。脚步声在空旷的白虎殿内回荡,沉稳,有力,仿佛与这座象征着新秩序的建筑,逐渐融为一体。
嬴政独自立于星辉光斑之下,身影依旧孤峭。
他低声自语,唯有自己可闻:
“鞘已备好…”
“…刃也已磨利…”
“…接下来…”
“…该让那些躲在暗处的老鼠…”
“…尝尝…”
“…被镇星之戟…”
“…锁定咽喉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