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暗刃锁寒城(2 / 2)

刘邦乐得清闲,每日里不是拉着几个归附的小势力首领喝酒联络感情,就是跑去视察即将划拨给汉军管理的灾民安置点,嘘寒问暖,展现“仁德”,偶尔还会“偶遇”几位颇有声望的隐士或学者,姿态放得极低,倒是赚取了不少口碑。

项羽则大部分时间待在城外军营,操练兵马,震慑宵小。对于议事院那些琐碎争吵,他眼不见为净,全权交由范增处理。只是偶尔范增回来与他商议时,他会不耐地打断:“亚父定夺便是!只要不短了朕大军的粮草军械,这些细务,不必烦朕!” 他依旧保持着超然的姿态,仿佛联盟的行政事务与他这“帝国大元帅”并无干系。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有序的方向发展。连咸阳城内的百姓,都开始隐约感觉到,这“改天换日”之后,似乎并没有立刻陷入更大的混乱,反而有种奇怪的、试图建立秩序的努力。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这日午后,张良受萧何所托,前往度支司临时衙署商议一批紧急调往北地边军的药材清单。穿过几条街巷,距离衙署还有百步之遥时,他习惯性地在一家生意不错的汤饼铺子前放缓了脚步,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街面。

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观察市井,有时比阅读无数情报更能感知风向。

忽然,他眼角余光捕捉到斜对面一家绸缎庄里,走出两个身影。前面一人衣着华贵,像是商贾,后面跟着个仆从打扮的汉子,低着头,手里捧着一匹锦缎。这本是寻常景象。但张良的瞳孔却微微收缩了一下。

那仆从的步伐……过于沉稳了。而且,在他低头跨过门槛的瞬间,脖颈与衣领交界处,似乎闪过一抹极淡的、与普通仆役粗糙皮肤截然不同的……旧疤。更重要的是,那仆从在走出店门,看似无意地抬头打量天色时,眼神锐利如鹰,飞快地扫视了一圈街面,那绝非仆役该有的警觉!

张良心中警铃微作。他不动声色,依旧慢悠悠地走向汤饼铺,仿佛只是路过。但他的大脑却在飞速运转。那商贾他有点印象,似乎是关中一个不大不小的丝绸商人,与几家权贵都有些来往。而这仆从……

他想起前几日,偶然听黑冰台一位外围线人(此人亦为游侠,与张良有旧)酒后提过一嘴,说近来咸阳城内似乎混进了一些生面孔,手脚干净,不像是寻常的江湖人,倒像是……军中退下来的好手,在暗中打听一些官员的府邸和日常行踪。当时他只以为是寻常的江湖风波或是私人恩怨,并未深究。

此刻,这两条线索在他脑中瞬间串联起来。东海商会…军中退下的悍卒…逆鳞符牌…打听官员行踪…

一个极其不妙的推测浮上心头。徐巿这老狐狸,在正面商业网络遭受打击后,并未甘心失败,而是动用了更隐蔽、也更危险的力量——刺客!他们的目标,恐怕不仅仅是破坏,而是……精准的清除!意在制造恐慌,破坏联盟核心层的稳定!

他必须立刻将这个消息告知嬴政和萧何!张良不再犹豫,转身便欲快步离开。

然而,就在他转身的刹那,一辆运载着满车陶瓮的牛车,不知为何,车轴突然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紧接着“咔嚓”一声脆响,竟在街心断裂!车上的陶瓮轰然滚落,碎裂声此起彼伏,粘稠的酱料泼洒一地,瞬间堵塞了本就不算宽阔的街道。

车夫惊慌失措的叫喊,路人的惊呼、躲避,以及被阻住去路的其他车马的鸣嘶、咒骂声混杂在一起,场面一片混乱。

张良的去路,恰好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和混乱的人群阻断。他眉头紧蹙,试图绕行,却被惊慌四散的人流推搡着,一时难以脱身。

他下意识地再次望向那绸缎庄门口,只见那商贾和仆从似乎也被这边的混乱吸引了注意力,驻足观望了片刻。那仆从的目光,如同冰冷的刀锋,再次扫过混乱的街面,似乎在评估着什么,最终,与商贾低声交谈两句,两人迅速转身,消失在绸缎庄旁的深巷之中。

混乱的街道上,刺鼻的酱料气味弥漫开来。张良站在原地,看着那两人消失的巷口,又看了看眼前这“恰到好处”的混乱,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

这意外……真的只是意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