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点化,劫难(2 / 2)

它看向老道士,眼中再无一丝防备,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感激与激动,甚至还带着一丝初获新生的孺慕之情。

老道士见状,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你开智三十载,于山野间自行摸索,如今劫难已过,灵智已稳,可愿随我修行?”

灵虎听懂了他的话。

它没有发出咆哮,只是发出一声低沉而又充满顺从的“呜咽”,随后缓缓低下了那颗硕大而又高傲的头颅,以额头轻轻触碰地面,以此来表示自己愿意。

“善。”

老道士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缓步走到灵虎身前,伸出那只枯瘦的手,轻轻抚摸着它额头顺滑的毛皮。

“既入我门下,当有法名。你于山野修持,能克己守心,不为凶性所制得以渡过劫难,实属不易。日后,便赐你法名‘守心’,望你时刻恪守本心,不堕邪道。”

守心。

劫难?

赵景捕捉到了这两个词,心中微微一动,他从老道士的话里,品出了一丝别样的味道。

他看着一人一虎,终是忍不住开口问道:“道长,晚辈有一事不明,不知您方才口中所言,此虎的‘劫难’,究竟是何?”

老道士闻言,转过头来,看向赵景,那双清亮的眼睛里,满是“孺子可教”的赞许微笑。

“此虎,于三十年前,被老道我偶然撞见,当时它已有一丝灵智。此后三十年,它便独自在这山中修行,磨砺心性。数日之前,老道我心血来潮,掐指一算,得知它距离完全开智,只差这最后一步,但同时,一场生死劫难也即将降临,便匆匆赶来此地。”

老道士说着,将目光投向赵景。

“那日,它恰巧遇上那从山坡滚落下来的小儿。若是它一时把持不住腹中饥饿,或是被血腥气勾起了骨子里的凶性,将其吞吃了……”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那小哥你,想必就会出手,将它除去,对也不对?”

“那,便是它的劫难所在。”

听闻此言,那刚刚被赐名“守心”的灵虎,也猛地转过头,一双人性化十足的眼睛紧紧盯着赵景,其中不禁带上了一丝疑惑与审视。

它似乎有些不解,眼前这个看起来并不算如何强壮的人类,当真能打得过自己?

赵景心中,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些修仙的,当真如此邪乎?

自己只是为了修行一门功法,才入这山中,没想到在不知不觉之间,就成了这头独眼虫命中注定的一场“劫”?

这种被人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感觉,让他心中生出一股莫名的寒意。

老道士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只是缓声说道:“小哥不必介怀,此乃天数。我等生灵,身居这茫茫天地之间,一饮一啄,一举一动,又有哪一样能真正逃脱这‘天数’二字呢?”

天数么?

赵景沉默了片刻,他没想到,这简简单单的一件事背后,竟还有这许多的弯弯绕绕。

他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波澜压下,如今见证也见证完了,自己也该走了,他朝着老道士拱了拱手。

“如今,道长已喜获佳徒,晚辈在此恭贺。若无他事,我便要下山去了,就此告辞。”

老道士也抬手还了一礼,笑呵呵地说道:“小哥好走。日后山高水长,你若有缘能再遇上它,可观其所为。”

说到这里,他的话语微微一停,那和善的面容上,多了一分难以言喻的郑重。

“若是到那时,你觉得它该杀,那便是它劫数已至,命该如此。”

赵景闻言,不禁又是一愣。

他本以为这老道士收了徒弟,必然是百般回护,没想到竟会说出这番话来。

这难道便是屠彪口中,那些真正的玄门正宗的行事作风?

赵景心中念头急转,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只是点了点头。

“这是自然。”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便向着山下走去。

他在这山中已耽搁了这么些时日,是时候动身,赶往那方州府城了。

看着赵景远去的背影,直至其彻底消失在山林之中,老道士才收回目光,他回过身,看着身前伏地的守心,轻声开口道:“莫要觉得是老道我无端为你牵扯因果。有此人在,便如一柄悬于顶上的利剑,你日后行事,才能时刻警醒,恪守本心,不走歪路。”

守心巨大的头颅,又低下了几分,喉咙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呜咽,表示自己已经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