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惊鸿从营中牵来了两匹神骏的快马,鬃毛油亮,四蹄有力,显然是经过驯养的良驹,远非寻常驿站马匹可比。
二人也不再多言,翻身上马,顺着那条人踩踏出来的小径,向着大运朝境内疾驰而去。
一日夜的奔波,马蹄踏碎了晨曦的薄雾。
当连绵的山影在身后逐渐淡去,一座雄伟的城池轮廓,终于出现在了视线的尽头。
那便是连山城。
城墙以巨石垒砌,高大巍峨,即便隔着数里之遥,依旧能感受到那股镇守边疆的厚重与肃杀。
只是离得近了,才能看清,这座雄城早已遍体鳞伤。
原本平整的墙体上,布满了坑坑洼洼的痕迹,有些豁口深达数尺,像是被什么巨大的力量硬生生砸开,又用新的石料草草修补,新旧痕迹交错,显得触目惊心。
城门楼更是有一半都已坍塌,只剩下残破的木梁支撑着,仿佛随时都会垮塌下来。
这便是上次妖祸留下的创伤。
然而,与城墙的残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门内外川流不息的人群。
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追逐打闹声,车马的辘辘声,汇聚成一股喧嚣而鲜活的洪流。
城内的建筑也大多在修复之中,到处可见搭建的脚手架与忙碌的工匠身影。
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木屑与食物的香气,虽显杂乱,却充满了勃勃生机。
经历过那场惨烈的妖祸之后,这座边境大城,似乎已经翻过了沉重的一页,正努力地恢复着往日的繁华。
墨惊鸿显然对这里极为熟悉,他没有在主道上停留,而是带着赵景,轻车熟路地拐进了一条僻静的小巷,最终在一处毫不起眼的工坊门前停下。
工坊门口挂着“张氏铁铺”的招牌,里面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墨惊鸿上前,有节奏地叩了三下门环。
打铁声戛然而止,片刻后,一个身材壮硕、满脸络腮胡的汉子拉开了门。
他看到墨惊鸿,先是一愣,随即立刻躬身行礼,将他们迎了进去。
在工坊主人的恭敬安排下,赵景与琉珠被带到了一处位于工坊后方的幽静小院内。
院子不大,却打扫得十分干净,一间正房,两间厢房,院中还有一座石桌与几个石凳。
“赵兄,你且在此稍作歇息,此地乃是通幽司的据点。”墨惊鸿将他们安顿好,面带歉意地说道,“我需先用玄鸽向府城通报此间事宜,询问后续安排,我还有些要事需要去处理一下,你就先静待几日等待府城回信吧。”
赵景点了点头,他知晓墨惊鸿肯定要去消化自己在宝地内的所得,自然不会强留。
待墨惊鸿匆匆离去后,小院便彻底安静了下来。
到了晚间,便有下人送来了丰盛的酒菜,满满当当地摆了一石桌。
许久未曾沾染人间烟火,那饭菜的香气,勾得人食指大动。
琉珠坐在石凳上,一双乌黑的眼眸亮晶晶地盯着满桌的菜肴,小巧的鼻子轻轻翕动着。
她似乎在极力克制着什么,但那副垂涎欲滴的模样,还是暴露了她内心的渴望。
当看到下人摆上碗筷时,她竟是毫不迟疑地拿起了一双筷子,动作虽然有些生疏,却有模有样。
赵景看在眼里,心下微动。
琉珠的这一系列举动,无一不在表明,她说得是真的。
她绝非那等原生于阴厄之地的邪异之物,她的根源,或许与人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更让他感到奇异的是,琉珠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
这说明,由他血丝构筑而成的这具肉身,竟是拥有味觉的。
自己的血鹤之力,看来还藏着许多未曾发掘的玄妙。
这一顿饭,琉珠吃得异常欢快,小小的肚皮都撑得滚圆。
酒足饭饱之后,连日奔波的疲惫感涌了上来。
赵景难得地没有修行,而是选择躺在床上,好好地睡了一觉。
这一觉,睡得格外沉。
当赵景再次醒来时,已是第二日正午,窗外的阳光明晃晃的,有些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