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安平城(1 / 2)

夕阳如火,让安平城的轮廓亮起道道描边。

赵景站在城外,身上还带着刚洗净不久的湿气。黑风寨那些山贼,一个比一个滑溜,真动起手来四散奔逃,宛如天女散花。

饶是他身法迅捷,血丝感知也只有区区数百米范围,仗着他们逃得还不算远,也只来得及结果了十多个。

安平城的城门口人来人往,几个守城卫兵斜靠在墙边,懒洋洋地聊着天,眼神扫过进出的人群,也是漫不经心。

看来此地承平已久,连刀口上的人都磨钝了锋芒。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赵景在入城前寻了条小溪,将一身血污洗净,那件本就破烂的衣衫更是被他随手丢弃,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粗布短打。

踏入城门,一股与城外截然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街道两旁灯火通明,酒肆饭馆的吆喝声、小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繁华安乐的乐章。

赵景有些感慨,这种安居乐业的景象,春水城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恢复。

算算日子,自己比调令上写的最后期限,已经迟了两天。

不过他是通幽司的人,背靠大树,心中倒也不慌。

奔波了一路,又经历一场厮杀,眼下最要紧的,是先去祭一祭自己的五脏庙。

他信步来到城中最繁华的大街,抬头便见一座三层高的酒楼,牌匾上龙飞凤凤舞地写着“醉仙楼”三个大字,气派非凡。

一脚踏入,立刻有眼尖的店小二迎了上来。小二打量了赵景一眼,见他衣着朴素,腰间却悬着一柄长刀,脸上既无轻视也无畏惧,热情地招呼道:“客官里边请!一位吗?”

这份专业素养,让赵景高看了几分。

“寻个清静点的位置。”

“好嘞您!”

小二引着赵景径直上了三楼,挑了个靠窗的雅座。此地微风习习,凭栏远眺,能将附近的夜景尽收眼底。

赵景也不看价钱,随口点了七八个招牌菜,又要了一壶好酒,准备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三楼的客人不少,多是些衣着光鲜的富商或江湖人士,觥筹交错间,议论声也传入赵景耳中。

“听说了吗?‘折梅真人’的大弟子独孤绝尘,要和‘剑魔’的关门弟子墨惊鸿在安平城约战!”

“真的假的?那可都是方洲年轻一辈里顶尖的人物啊!怎么会选在咱们这小地方?”

“谁知道呢?不过这下可有热闹看了!咱们安平城,好久没这么风光过了!”

赵景一边听着,一边自斟自饮。这世界倒也不全是妖魔鬼怪,江湖的热闹,与前世倒是颇有几分相似。

菜刚上来没多久,一个身形微胖,面相和善的中年人快步走到他桌前,小心翼翼地躬身行礼。

“可是……赵大人?”

赵景抬眼,打量着来人。那人连忙自我介绍:“小的周福顺,是司内留在安平城的‘燕子’。”

燕子,通幽司的编外人员,不持官牌,算是安插在各地的暗桩和耳目。

赵景嘴角一勾,露出一抹笑意:“不愧是燕子,消息当真灵通。”

周福顺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显得有些尴尬:“大人您可别取笑小的了。这安平城就我一个桩子,小的已经在城门口眼巴巴守了五天了。方才也是见大人的身形和佩刀与密信上的描述相似,这才敢斗胆上前确认,还望大人见谅。”

赵景一听,心中了然。

看来这安平城确实是个偏远之地,偌大一个通幽司,在此地也仅仅只放了一个编外暗探。

他轻咳两声,掩饰掉自己迟到两天,让人家苦等的事实,招呼道:“坐吧,我点了许多菜,一个人也吃不完。咱边吃边聊。”

“哎,谢大人!”周福顺受宠若惊,连忙在下首坐了。

酒过三巡,周福顺便开始向赵景介绍安平城以及通幽司的一些规矩。

比如,如何根据事态评估妖祸鬼事的等级,判断是否需要上报;又比如,每隔七日需在司内特制的玄鸽腿上刻下秘痕,作为定期联络的报平安。

说白了,他这个“燕子”,基本只起到一个远程监视器的作用,真有妖魔作祟,他也无能为力。

“听这里的人们谈天说地,似乎日子过得很是松快,难道此地妖祸很少?”赵景夹了一筷子鹿肉,状似随意地问道。

周福顺压低了声音:“回大人,有。城东百里外,据说就盘踞着一窝。不过他们有自己的地盘和规矩,基本上不怎么来城里。”

赵景咀嚼的动作慢了下来:“基本上?那就是说,还是有来的时候?”

他放下筷子,给自己倒了杯酒:“真来了,又该如何?”

看来自己这个总捕头,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周福顺的脸上闪过一丝无奈:“大人,只要不是屠城灭户那种等级的灾祸,府城那边……也管不过来。那些东西就算进了城,等府城来人,也早就走了。”

赵景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