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女仙十五(2 / 2)

那年重阳,王氏女染了风寒。两位母亲去道观祈福归来,见她坐在门前的青石上题诗:玩水登山无足时,诸仙频下听吟诗。此心不恋居人世,唯见天边双鹤飞。墨迹未干,她便靠着山石睡去,再没醒来。

次日破晓,邻居们循着仙乐而来,看见两只白鹤从庭院古柏上振翅而起。王氏女的容颜比生前更鲜活,衣袂间落着几片青鸾羽毛。县吏来查验时,那对鹤早已飞入云霞,只留下满室幽香三日不散。

多年后,有采药人在悬崖发现一株并蒂灵芝,其下青石上刻着那首绝句。最奇的是,每逢雨雾天气,石上墨迹就会变得湿润,仿佛刚刚写就。

王氏女的故事让人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她像山间朝露般短暂清澈,却因坚守本心而永恒。当一个人真正与道相合,羽化登仙不过是最自然的归宿——就像她诗中的双鹤,终究要飞向属于它们的天空。

7、薛玄同

河中的夏夜闷热难耐,少尹冯徽的夫人薛氏却紧闭门窗,在香案前诵读《黄庭经》。嫁入冯家二十年,她才向丈夫吐露心声:妾身素慕清虚。从此独居小院,每日诵经不辍。

十三年后的初秋,残暑犹烈。这夜忽有月华般的清光漫进窗棂,两名青衣玉女踏香风而来:紫虚元君不日将临。此后每夜异香满室,连砖石都沁出凉意。七月十四日,元君率二十七位真仙降临,赐下九华丹,传授存神要诀。薛氏伏地受教时,发间玉簪化作一缕青烟。

八月朔日,冯徽推开院门,只见妻子素衣鹤氅立于庭中,脚下云气渐聚。她将平日戴的玉镯放在石桌上:留作念想。话音未落,已有青鸾自九天来迎。桌上玉镯忽然绽裂,内里藏着一粒丹砂,正是当年出嫁时,她偷偷埋入镯中的修道初心。

薛玄同的故事让人看到:真正的修行不在逃避尘缘,而在红尘中守住本心。她相夫教子二十年,却在柴米油盐里默默滋养着最初的志向。就像那枚玉镯,表面是妇人的首饰,内里却藏着通天的丹心——世间最动人的飞升,从来都是厚积薄发。

8、戚逍遥

冀州南宫县的戚家有个女儿,自幼不喜女红,只爱捧着道经静坐。父亲教她《女诫》,她却说:此世俗之见,非我所愿。转而研读《道德经》,终日清静自持。

二十岁嫁与同乡蒯浔,公婆嫌她不顾农桑,丈夫怨她不事生产。戚逍遥晨起焚香,夜半诵经,田间劳作时心不在焉,只望着云卷云舒出神。一日,她向公婆请求归家修行,却被父母逼回夫家。最终,蒯家将她锁进柴房,断其饮食,想逼她低头。

柴房内,戚逍遥以清水为食,静坐七日。夜半时分,邻人听见她轻声吟唱:笑看沧海欲成尘,王母花前别众真。千岁却归天上去,一心珍重世间人。蒯家人疑为妖异,破门而入,却见她神色如常。

第三日黎明,一声惊雷震彻村落。众人赶到时,柴房屋顶洞开,瓦砾间只余一件素衣飘落,戚逍遥已不见踪影。有人说见她乘云而去,也有人说她化作白鹤飞入南山。唯有那首未唱完的歌谣,仍在乡间流传。

戚逍遥的故事道破一个真相:世俗的枷锁,往往困不住真正超脱的心。她像一缕清风,穿过蒯家的柴门,穿过世人的非议,最终回归天地。人生在世,或沉沦或飞升,不过一念之间——有人甘愿被红尘束缚,也有人宁愿破碎屋顶,去拥抱更辽阔的天空。

9、茶姥

广陵城的早市刚开张,青石板上还凝着露水。那个总在街角卖茶的老妇人又来了,粗布衣裳,竹笠遮颜。她摆出一口青瓷茶壶,茶香便漫过整条街巷。奇怪的是,从日出到日落,壶中茶水不见少,味道也始终如新沏般清冽。

城中老人说,自东晋南渡时,这茶姥就在此卖茶。三百年来,她鬓发未白,步履轻盈。有年轻官吏不信邪,以妖异之名将她收监。那夜狱卒听见瓷器轻碰之声,只见茶姥捧着茶壶,从铁窗飘然而出,衣袂掠过月光下的城墙,消失在扬州方向的夜色里。

后来有人在蜀冈茶园见过相似的身影,茶香依稀可辨。每逢谷雨前后,广陵老茶客还会在旧市口摆上一碗新茶,说是敬给那位不知年岁的煮茶人。

茶姥的故事就像她壶中的茶——看似平常,却藏着道不尽的余味。世人总想揭开长生不老的秘密,却不知真正的永恒或许就藏在这般简单的事里:日日重复却不厌倦,平凡度日却自得其乐。就像那壶饮之不竭的茶,活透的人,光阴也拿她无可奈何。

10、张建章

幽州行军司马张建章的藏书阁里,总飘着松烟墨的味道。这个聚书万卷的儒将,连行军时都不忘在鞍袋里塞两卷《汉书》。那年他奉命出使渤海国,船队却在半岛遇上风浪。

波涛间忽现一叶扁舟,青衣童子揖道:大仙有请。跟着童子穿过迷雾,竟见仙岛楼台。女仙设宴款待,案上菜肴全是蓟城风味。临别时,女仙笑道:君子不欺暗室,当得善报。回程时风浪骤歇,唯有那童子驾舟相送。

船经太宗征辽碑时,石碑已被海水淹没大半。张建章用绢帛蒙面潜入水中,手指抚过碑文,归来竟能一字不差地誊写全文。后来蓟门学子都说,那日看见他湿漉漉的衣袍上,沾着几片从未见过的仙岛花瓣。

张建章的故事藏着读书人最深的浪漫——那些在书斋里养出的浩然气,终会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化作渡你过惊涛的舟楫。就像水底摸碑时,他指尖触碰的不只是冰冷的石刻,更是千年文脉的传承。

11、尘启仙踪

浙西节度使周宝督修润州城墙时,民工们在鹤林门下挖出一具朽棺。椁木将腐,棺中却躺着个面色红润的女子,铅华未褪,罗衣如新,仿佛只是沉睡。监工吓得跌下土坑,周宝闻讯赶来,指尖拂过棺沿积尘,忽有异香钻入鼻尖。

是服了仙药滞形于此,随行老道激动得胡须乱颤,待有缘人启棺,便是她飞升之期!周宝当即下令备齐车马乐仪,以郡主之礼重葬。灵车行至郊野时,他正与僚属在城头远眺,忽见紫云自九天垂落,稳稳笼住灵车。云隙中探出一只素手掀开车帘,那古墓中的女子竟端坐云头,衣带飘举如白鹤舒翼,冉冉没入苍穹。

待众人奔至车前,棺盖自开,唯余半截玉簪。后来每逢清明,鹤林门石缝里总会钻出几株紫蕊幽兰,樵夫说那是仙娥遗落的簪头珠花所化。

周宝不会知道,他当年那声以礼改葬的吩咐,恰似春风叩醒冻土。原来最动人的仙迹,未必在洞天福地——当掌权者存了半分敬畏,尘埃里也能开出通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