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一番破釜沉舟的操作,致使文官们措手不及。
右丞相上任以后,因为有左丞相的前车之鉴,他也不太敢忤逆赵高的意思。
任命梁荣耀督管平、魏两州军事的圣旨,以极快的速度发了出去。
渐渐的文官们也发现,肖铭倒向皇帝以后,皇帝也不再和他们讲道理的时候,文官手里的那点权势也没有多大作用。
石家要被诛三族的消息也在将军府刻意宣扬下,传得整个京畿之地人尽皆知。
凡是知道事情始末的百姓,全都热血沸腾起来。
知道魏州知府也不能幸免的时候,京城所有士子们都沉默了。
但面对汹涌而来的民生大势,也没人敢站出来,左右丞相都放弃了,他们又能做些什么?
正如肖铭预料的那样,百姓们眼里皇帝天子,他是没有错的。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一定是奸佞在他身边蛊惑帝心。
肖铭已经被清算过了,丹书铁券都被皇家收了回去。
这一次还出现这样的事情,所有人都把矛头对准左丞相。
虽然他被皇帝加封了太傅,但在有心人的编排下,还是有不少的流言蜚语在坊间流传。“逼君自绝”的罪名也被牢牢扣在他的头上。
如今,左丞相虽然还没离京,但以前沸反盈天的相府,也已经到了门可罗雀的地步。
以前趾高气昂的门子,瘫坐在齐大腿的门槛上,看着过往的孩童稚子朝着相府这边吐口水。
闷在书房里的左相,身着一身白色中衣,花白的头发披在身后。
身子佝偻地坐在一张巨型桌案后面,眼神透过房门无神地看向门外。
外面的天气风和日丽,时光并没有因为他的忧愁就有半点变化。
他在等来人,却没等到任何人……
明眼人都明白,不论谁对谁错,他李春都是千古罪人,谁都不想再这个时候惹一身骚。
这些年的宦海沉浮,他早该明白了人走茶凉的道理,但真正落在自己头上的时候,又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直到等到云聚云散,他才发现,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
向上的人心,总比这个季节冷的更快!
他起身,拒绝了上来搀扶的侍女,拿起靠在案桌前的拐杖,缓缓朝着门外走去。
跨出房门,又拒绝了子孙们的搀扶。走出阴影前他顿了一下,深呼一口气,才将最后一步跨了出去。
冬日温和的阳光带着一些暖意,左相将眼睛闭上又睁开,才慢慢适应了有些刺眼的光线。
历史的一幕幕在他脑海里如幻灯片一样闪过,从他能记事开始,读书、科举、为官、执政。以前的他每天忙碌,闲事烦扰着他根本没有时间去想那些。
记忆的洪流,很快淹没了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眼泪顺着沟壑纵横的眼角滑落,一滴滴地滴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