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能告诉我他们是什么人吗?绑走文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李昇坐在周本文的对面。他来书院已经半天了。
自从蒋文杰被绑走以后,他每天都要来这里坐一坐。
“在松州地界,几千人的队伍突然消失,”连带着他派出去的探子也一起消失了。
百姓们消失的地方“像是一个无底洞”,不管填进去多少人,都杳无音讯。
李昇生来不信鬼神,觉得每件事的发生都有其根源。
察觉事情不对以后,他同时派出了三队探子,每一组之间都保持着相等的距离。
“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三组探子又同时消失。
好在李昇棋高一着,三组探子后面还跟有探子。
只是他们人数更少,更是江明留给他不多的亲卫,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战场应对经验。
最后得出来的结论让李昇大惊失色。
李昇是京城出来的,对于朝中党派倾轧、利益争斗都十分清楚。
当得知是梁荣耀来平州平叛的时候,李昇就断定梁荣耀会出工不出力,或者更甚——他会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下,任由松州自行发展。
结果也正如他所料。
平州大胜以后,梁荣耀对他们的追击“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并没有多少作用”。
即便派义子梁大的骑兵到了松州,也只在州境上晃荡,半点没有深入的打算,“只是偶尔打个村寨,在朝廷面前刷些战功。”
他和江明也早就默认那一片为“松州不管地带”。
他相信右将军也看懂了他们的布置,所以才乐意配合。
但百姓是有记性的。
被梁大他们骚扰得多了,有出路的都逃离了那一片区域。
面对越来越荒凉的无人区,李昇需要更多的人口去填充那些逃散的村落,需要他们去开垦荒地,为松州境内的朝廷军队提供更多的粮食和战功。
是的,他的本意就是如此。那些百姓不光是百姓,也是他送给梁荣耀仕途上的“粮食”。
如果不是康国的突然入侵、蛮族的突然发难,这种默契会持续很久。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口,他才制定了一系列的新政。
他相信只要按照这个方法执行,松州的实力早晚会和梁荣耀反过来。
李昇自小就跟着师傅学习屠龙术,认为天下大乱是天下大治的先决条件。
因为遍数历史,“盛世”都只出现在王朝开始的百余年。
等到松州集聚起庞大的力量,那才是真正推翻如今这个腐朽王朝的最佳时机。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一切计划都不以他和江明的意志为转移。
康国入侵,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
如今朝廷能打胜仗的人就那么多!如果大将军肖铭不出面,就只能调梁荣耀或其他军队去对付康国。
好不容易得来一个有默契的人,李昇怎么会放任他离开?
蛮兵借道是他撺掇出来的;松州大军调动,陈兵边境,同样也是他说服江明的。
他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在保持平衡的情况下,不放梁荣耀离开。
为此,真打一仗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