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寨主这都算是拙作,那靖国千千万万的学子,哪里还有勇气继续作诗。
当然,寨主如果自己不满意,倒可以精益求精,再作一首你认为满意的。
也让小女子明白,我与寨主之间对于诗词鉴赏的差距。
贾正被柳倾城的笑容给惊艳到了,完全放开的柳倾城,比平时端庄的她更有魅力。
柳倾城掩面,贾正就转身坐到凉亭的栏杆上。
听到身后柳倾城得寸进尺的言语,也不再接话。
李丘带着一帮孩子 ,正从前山回来,出发时整齐的队伍,到现在也成了撒出去豆子,混乱不堪。
李丘跑前跑后,勉强维持着队伍中的距离。
贾正看在眼里,既好笑也滑稽。
一股香风又靠近了他,柳倾城对于礼仪还是有坚持的,只是靠近贾正站着。
贾正提前开口道;差不多可以了啊,你说要出来看看山寨里的情况,这里的视野是最好的。
你入眼所见的那一片平地都是可以耕种的,现在开垦的也不足一半。
对于喜爱诗词的人来说,听到半阙词,又不知道后半阙,就和追更追到一半一样难受。
即便是贾正转移了话题,柳倾城也不打算放过他。
寨主都说是你老师的遗作,作为老师的唯一亲传弟子。
作为学生,寨主应该将先师遗作整理出来,供天下文人墨客共同瞻仰其才华。
寨主怎么能让明珠蒙尘呢!
柳倾城的话,如同耳旁吹过的山风一样,贾正就当没有听见。
同时柳倾城在贾正的心中的印象,也更鲜活了一些。
等孩子们开始读书,我就准备下山了。
我会安排一队无忧军在山寨里,如果遇到什么你没办法解决的事情,就让他们去做。
生活上有什么不方便的,可以和朱福他们商议。
听到贾正下山去,柳倾城心中一紧,也不再提老师遗作的事情。
她不再去看贾正,你还是要去平洲吗?
不去,贾正回答的很干脆。
柳倾城轻轻舒了口气,那你打算去哪里,准备接手西林县吗?
去龙虎山中,再找一个这样的山寨,西林县的人口有些多了。
粮食也多了一些,不论流民军逃亡回来,还是朝廷军队打回来。
对于百姓们来说都不是好事,山寨中再多些人没有问题。
但如果是整个西林县的百姓,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你是不是想的太远了,经过这次秋收,西林县的百姓现在并不缺粮食,甚至于很多家庭好几年都不缺粮食。
他们会愿意跟着你一起进山吗?
愿不愿意跟着走,是他们的事情,我只做我能做的。
乱世中,广积粮,高筑墙总是没错的,别人愿不愿意不在我的思虑之内。
柳倾城没有再提什么问题,贾正的观念一直都很正,她知道自己即便是说了,也影响不了他的决定。
她也不可能承认,对于贾正的离开她的内心是有一些不舍的。
面对离别她有更深层次的体验,他怕贾正如同父亲一样。
明明只是说好离开一段时间,但却永远没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