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一起,人命就变得不怎么值钱了,自贾正踏上官道的那一刻,隔三差五总能遇到四处逃难的百姓。
贾正命令众人放慢了脚步,仔细观察着那些看见他们就远远躲开的身影,他们大多扶老携幼,身上还有包裹,男人们还挑着家当,贾正便能猜出这些人应该刚逃出来不久。
他想找个人问一问四周的情况,但他身边的人都带着武器,百姓见到他就如同见到瘟神一样。
为了不把周边闹得鸡飞狗跳,贾正还是决定低调一些,当务之急还是赶到西林县再说,看这些人的目标都是西林县。
路上能遇到多次,就说明这样的流亡已经是常态了,杨七应该已经收集到了更多权威的消息。
下定决心,贾正就不再停留,又下令加快了速度,得赶在天黑之前赶到庄园。
所过村庄,被烧毁的茅屋很多都已经被修复,村口人影闪动,很多人贾正能在他们头上看到或多或少的数字。
这些分布在西林县周边的百姓,打仗时大多都被贾正救济过,即便到现在他们吃的粮食还是贾正留给他们得救命粮。
自从决定接手西林县城开始,贾正便让人将百姓分成了两个种。
一种是愿意和自己回山的,另外一种是想留在西林县的。
为了保证上寨的发展,八千多石粮食,一大半都被运回了山里。
分给留在西林县百姓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只保证这些人一天能有一顿饭持续到秋收。
贾正虽然是个政治小白,但也知道轻重缓急,远近亲疏的道理。
乱世中百姓们也有自己的生存法则,虽然西林县已经平静了好些天,各个村落都安排了人放哨。
百姓较多的村子,哨探放出去很远,贾正带着队伍已经足够低调了 ,但百多手持兵器的人,整齐列队前行,依然给了百姓们足够的压迫感。
一直到有人确定了贾正他们的身份,躁动不安的百姓们才安定了下来。
贾正也发现了百姓们的异常,回头看向自己的队伍。
这些人都是要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所以对他们要特别偏袒一些。
很多人身上的衣服都是新的,即便是旧衣服也是相对完整了。
一百一十三人,贾正东拼西凑,还给每人配了一把武器 ,又经过自己的刻意训练,虽然还是乌合之众,但看上去比流民军要整齐一些。
不明不白的身份的确有些不妥了,得给自己的队伍取个名字,顺便让王一丫绣一面旗帜,独属于这个时代的旗帜,先不论威风不威风,至少要让自己人一眼能认出来。
靠近庄园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红色的红烧云压榨着太阳最后的光亮。
杨七带着一大队人出来三里迎接贾正,韩信和毛奎他们则带着先到的人跑步回到了贾正的队伍。
随着韩信他们的加入,整个队伍都动了起来,各自让出韩信他们以前的位置,这些动作贾正已经让他们做了上千次了。
虽然很多人到现在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依然毫不犹豫的执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