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何选择位于墨西哥湾畔的休斯敦,韦建邦在收购方案中也作出说明。
原因是米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的《洛杉矶时报》占据绝对优势,销量位居全美第四,且由加利福尼亚财团掌控。
即便星世界报业公司购入一份排名靠前的报纸,也难以站稳脚跟。
米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的《芝加哥论坛报》,销量排在全美第六,背后是上市报业巨头芝加哥论坛集团,同样难以与之抗衡。
反观米国第四大城市休斯敦,《休斯敦纪事报》是德克萨斯州销量最高,日销五十一万份,位列全美二十名左右。
这份报纸从未落入德州大亨德克萨斯财团之手,早在1974年就换了主人。现任拥有者道格拉斯上个月遭遇车祸身亡,其子女正在争夺遗产,在休斯敦闹得沸沸扬扬。
这其中存在不少变数。
在米国纽约,有诸多发行量超过五十万份的报纸,比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纽约邮报》、《新闻日报》、《 明星纪事报》和《纽约每日新闻》等。
《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眼下绝无可能被收购。
《纽约邮报》属于罗伯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1976年该报因亏损五千万濒临倒闭,被罗伯特·默多克趁机买下。此后改变风格,增加暴力和性相关的报道,以及丑闻和案件内容,利用夸张的语言吸引读者,并通过与《每日新闻》竞争提高曝光度,成功扭转局面,如今日发行量大约七十八万份。
《论坛日报》也不可触及,掌握在芝加哥论坛集团手中。
《 明星纪事报》则由赫斯特报业集团掌控,同样难以染指。
唯有《纽约每日新闻》不同,它不属于任何大型传媒公司,而是地产富豪莫特·祖克曼的私人资产,目前日发行量大约七十万份。
韦建邦判断,这份报纸最有可能被拿下,只要出价足够高。
至于华盛顿的另一家备选报纸,是原名《华盛顿每日新闻》的《华盛顿明星报》。
这份报纸深受米国多数非洲裔群体喜爱,在华盛顿地区影响力排名第三,仅次于《华盛顿邮报》和《华盛顿新闻报》。
《华盛顿每日新闻报》创建于1921年,1972年时,掌管五十年的E.V.斯克里普斯公司将报纸转手,随后于1973年与竞争对手《华盛顿明星晚报》合并,更名为《华盛顿明星新闻》,发行量迅速跃居华盛顿第三位。
之后再次更名,成为现在的《华盛顿明星报》,日发行量约四十六万份。
然而,如今《华盛顿明星报》经营困难,这源于几年前合并埋下的隐患,人员过多,开支庞大,且因合并导致风格混乱,用户数量逐年下降,广告收入也相应减少,今年已经出现亏损。
若不加以干预,按前世的发展轨迹,《华盛顿明星报》将在1981年破产倒闭。
但眼下情况不同,这份报纸正面临困境,正好提供收购机会。
人员冗余并非问题,可以在收购后将部分员工调往即将进军北美的夏宇宙文化公司,为该公司在北美打下坚实基础。
华.夏.星传媒文化集团,自1979年后,由秦迪主导重新命名。此次调整涉及三个主要子公司。
华天下影视公司,核心业务涵盖电影、电视剧制作,以及艺人经纪、明星培养等全方位传媒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