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成功后,他们又闲聊了一段时间,福原和也准备了午餐,秦迪受邀出席。席间气氛融洽,福原和也选择性地讲述了许多秦迪关心的内容。
例如与三和财团相关的信息,使秦迪对三和财团有了初步认识。
返回之后,梁安德立即展开行动,首先与福原和也及三和银行达成三方协议,以8.8亿日元购得霓虹电视台10%的股份。
为了迅速投入使用,该股权直接转入华.夏.星传媒集团名下。
相信以此为桥梁,华.夏.星媒集团旗下的报业公司、环球电视台等,在霓虹的业务将会获得一定提升。
取得霓虹电视台股权后,梁安德开始全力筹备合资公司。
合资公司名为福德永和证券,双方各自注资十亿日元,计划直接收购一家或多家小型证券公司,以完善资质,加快进程。
所有事务均由梁安德负责,秦迪不再过多干预。
他仅叮嘱梁安德,这家合资证券公司可以正常运营,也可凭借自身能力和资源不断壮大,用这条纽带维系双方关系。
秦迪清楚,某些事情必须谨慎处理。有些机密事务,只能由福德证券公司来执行。不过,在不影响整体安排的情况下,偶尔提及也无妨。
秦迪并没有打算将霞会馆的资金投入这家公司。
这家新设立的证券公司,只是他在霓虹布局的几条线路之一。
它最重要的作用,是为福原和也这位人物做准备,以及利用他背后的三和财团资源。
秦迪清楚,若真想涉足霓虹的经济领域,实力最薄弱、内部结构最松散的三和财团,是他这个外来者最容易渗透的缺口。
霓虹是一个对外人极为排斥的国家。可以说,受东国文化影响的东亚地区,普遍都有这种倾向。
人们往往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如果不是因为米国长期在霓虹施加影响,如果不是有这个前提条件,秦迪这种外国人连霓虹电视台的股份都别想染指!
就像这样。
秦迪在持有电视台股权时,选择了相对稳妥的方式。
他以桶口可南子和原田美枝子两位霓虹情人的名义,各自代持5%的股份。
代持时间长达五十年。
这意味着,表面上这些股份属于她们两人,外人即便查看股东名单,也无法发现秦迪这个外国人的存在。
但她们只有使用权,而且要等到五十年后才能真正拥有。
在这段时期内,这些股份的投票权仍归秦迪或华夏星传媒所有。
这是不得已的选择。
未来面对那些排外性强或敏感度高的公司与行业,秦迪都会采取类似做法。
这也意味着,他需要拥有一批值得信赖的外国公司股份代持人。
在霓虹,作为本地人,他能真正信任的,也就只有可南子和美枝子。
但这份信任也有边界。
秦迪最终的计划,是将这些股份交给自己将来与霓虹女子所生的子女,从而间接掌控这些企业。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很有必要让自己的血脉遍布五大洲……
而在那之前,只能暂时借助代持方式。
对于秦迪的指示,梁安德毫不犹豫地执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