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为集体而战(2 / 2)

在19·7·8年,一个亿港币不是小数目。李跑跑现在的资产,也不过七亿左右。

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

但也有弊。

他们必须交出部分核心产业,放弃部分权力,成为这个大集团的一部分。

抱着那份规划书,几位富豪陷入沉思。

该讲的都讲完了。甜头已经甩出去,现在,秦迪举起鞭子。

“商会叫‘天庭会’。用天庭之名,是为了将来能成为世界资本的最高殿堂。”

“至高无上,掌控一切。”

“我先说清楚。加入天庭会,大家就是伙伴,是命运相连的利益共同体。”

“没加入的商人,大概率就是敌人。”

“会内成员之间不得恶意竞争,但可以互相参股。比如我的晨星投资,愿意开放部分股权给成员。”

“没有加入的商人,其他成员可以联手应对。”

“大家回去考虑,我不强求。”

“三天后,有意愿加入的先生,可以来晨星中环大厦找我。天庭会总部,暂时设在那里。”

“三天后,天庭会正式成立。之后想加入的,条件只会更严。”

“诸位,我真心希望我们是伙伴。”

“而不是敌人。”

天庭会的想法,秦迪早就有。

目标也很明确。

就是照着传说中的骷髅会来打造。

原本计划中,这件事要等几年才开始布局。

之所以提前,是因为和记黄埔到手,资产一盘点,他发现……

在港岛这块地盘上,他已经站上顶层了。

只要掌控了和记黄埔,秦迪觉得,自己其实已经没必要再去开拓其他生意了。

这家企业的经营范围,实在宽得离谱!

它几乎在港岛每个行业都有涉足。

从赚钱的码头货柜业务,到街边的小店,和记黄埔全都插手。

制药、造船、零售、超市、传媒、地产、金融、粮油、煤气、加油站……

它直接经营的产业有十几种,间接影响的产业更是无所不包。

它手里握着300多家港岛公司的股份,几乎覆盖所有领域。

在港岛,这家企业比国企还要无所不在。

相比专而强的怡和集团,和记黄埔真是什么生意都做。

除了码头业务之外,其他领域看起来都杂而不精。

大而不强,说的就是它原来的样子。

这么庞大的企业,差点破产,也就不奇怪了。

毕竟摊子铺得太开,业务太杂。

学国企的作风,又没有国企的支撑,不破产才怪。

难怪在原本的历史中,李跑跑拿到和记黄埔控制权之后,很快就成了港岛首富。

手里握着这么一个巨无霸,随便哪个商人,想不当首富都难。

所以秦迪一拿到和记黄埔的控制权,就不用再开拓新领域了。

他只需要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注资、并购,就能撬动整个港岛的商业版图。

正因如此,他才决定提前成立天庭会。

因为有了和记黄埔做根基,在港岛这块地盘上,哪怕只是维持现状,他也能拥有足够大的影响力。

于是,他开始考虑向外扩张。

天庭会的提前布局,也因此成为必然。

在改选和记黄埔董事会时,原董事韦理曾试图与秦迪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