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河应了一声,大步走到吊桥旁的绞车边。绞车是用整块硬木做的,上面缠着粗壮的麻绳,他双手握住绞车的把手,憋得脸通红,用力往下压。绞车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吊桥缓缓地降了下来,直到稳稳地搭在对面的城墙缺口上。
五特走上吊桥,用力跺了跺桥面的木板,木板纹丝不动,连接处的铁钉牢牢钉死。他又走到绞车边,蹲下身仔细检查卡齿和插销,卡齿的齿口锋利,和绞车轴咬合得严丝合缝,插销也插得牢固。
“很好,升降装置没问题,用个十年八年都坏不了。”五特站起身,对苏文说,“苏文哥,箭楼里面的箭架和火油桶呢?我去看看怎么摆放的。”
苏文领着五特走进箭楼,箭楼里面很宽敞,光线从射击孔透进来,照亮了墙壁上的木制箭架。架子上整齐地码着箭支,箭羽排列得一丝不苟,旁边还放着两个陶制的火油桶,桶口用木塞封着。箭架旁边还有一张简陋的木桌,桌上放着一盏油灯和一卷兽皮地图。
“这张地图是按你的要求画的,用炭笔标注了谷口周围的山坡、树林和可能的伏击点。”苏文指着地图说,“我还在上面用朱砂标了咱们的兵力部署,到时候指挥起来一目了然。”
五特俯身看着地图,手指在上面轻轻滑动,点了点头:“考虑得很周到。荻城主,你常年领兵,觉得这里还需要加些什么防御设施吗?”
荻花庭走到地图前,目光在谷口两侧的山坡上扫了一圈,沉吟着说:“我觉得可以在城墙外面挖一道丈宽的壕沟,再在沟底埋些削尖的木刺,这样敌人就算突破了吊桥,也过不了这道沟。”
王河立刻附和道:“这个主意好!挖壕沟的活交给我,我明天就带城防队的兄弟们去挖,保证三天内挖好,沟底的木刺我让木工房连夜削!”
苏文却皱了皱眉,伸手揉了揉太阳穴:“挖壕沟需要不少人力,咱们城防队的人还要守着工事,再调人就不够了。而且木料和工具也得加钱,咱们的预算怕是不够了。”
五特想了想,眼睛一亮:“我有办法。咱们可以组织西村里的村民一起挖,按挖的土方给他们记工分,到秋收的时候用粮食抵扣工分。这样既省了工钱,又能让村民们也参与到防御中来,知道这工事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
荻花庭眼前一亮,伸手拍了拍五特的肩膀:“这个办法好!五特,还是你脑子转得快。就按你说的办,苏文,你负责统计工分和粮食的兑换比例;王河,你负责划分区域,组织村民挖沟;我回城里调些木刺和工具过来。”
三人齐声应道:“是!”
五特走到箭楼的射击孔前,望着谷口外连绵的群山,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有了这座防御工事,黑山城就能抵御住周边山寨的侵扰,尤其,蛮族和乌蒙邦达!城里和村里的百姓也能过上安稳日子了。五特想有时间去蛮族看看,上次那个洞口我去考察考察!看看蛮族那边什么样……
黑山西村器械传
五特刚从箭楼的射击孔收回目光,身后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石头哥黝黑的脸庞在晨光里泛着油光,手里拎着个沉甸甸的铁盒,铁巧跟在后面,竹片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数据,边角都被手指磨得起了毛。
“五特!你可算回来了!”石头哥把铁盒往箭楼的石桌上一墩,盒盖没扣紧,“哐当”一声弹开,里面躺着三枚泛着冷光的合金锭,“按你说的比例熔的,你摸摸这硬度!”
五特伸手拿起一枚,指尖划过冰凉的金属表面,指腹能感受到细微的锻打纹路。“用了多少煤炭?”他摩挲着合金锭边缘,余光瞥见铁巧正紧张地攥着竹片。
“三七开!”铁巧立刻接话,声音里带着点雀跃,“我守了整整四个时辰,每刻钟报一次火色,炉渣到最后都是青灰色的,硫肯定除干净了!”
石头哥拍了拍大腿,粗糙的手掌在衣襟上蹭了蹭:“这新合金是真结实,我用大锤敲了三下,连个印子都没留。就是你画的那钻头,空心部分怎么锻打?我试了两次,都把坯料压塌了。”
五特把合金锭放回铁盒,从马鞍旁的布包里掏出个木模具——正是他在山洞里刻的钻头模子,内壁上细密的纹路在光线下清晰可见。“先把合金锭锻成实心圆柱,再用这个模子固定,”他手指扣住模具中间的凹槽,轻轻一掰,模具分成两半,“看到里面的纹路没?烧红了往里面套,冷却后再用凿子掏空心。”
铁巧凑过来,鼻尖几乎要碰到模具,竹片上的炭笔在指间转了个圈:“那凿子得用新合金打吧?普通铁凿子碰到这硬度,刃口肯定崩了。”
“算你聪明。”五特笑着点头,又掏出个齿轮模具,齿牙间的缝隙均匀得像用尺子量过,“还有这个,烧熔的合金往里面浇铸时,得先在模具内壁刷层草木灰,不然冷却后粘在上面取不下来。”
石头哥伸手想去碰模具,刚碰到边缘又缩了回去,指尖在衣襟上蹭了蹭:“草木灰?这东西能管用?我以前浇铸铁锅,都是刷猪油。”
“猪油会粘在金属上,后续打磨费劲。”五特拿起模具,往石桌上轻轻一磕,模具内壁的草木灰簌簌落下,“草木灰耐高温,还能让铸件表面更光滑。铁巧,你记一下,浇铸前模具要预热到三成火色,不然合金液倒进去会炸模。”
铁巧连忙举起竹片,炭笔在上面飞快地划着:“三成火色是多少度?上次你说钛合金熔点1668度,三成是不是……”
“不用算度数。”五特打断他,从箭楼角落拎起一块烧黑的木炭,在火折子上引燃,“看火焰颜色,三成火色是橘红色,没有明显的火苗,只有热辐射。就像灶膛里快灭的炭火,摸上去烫手,但不会烧手。”
石头哥盯着木炭看了一会儿,突然一拍脑袋:“哦!我知道了!就是炼铁时加煤前的火候!以前总觉得那火候不够,没想到还能用来预热模具。”
“不止模具。”五特把燃烧的木炭放进一个陶盆里,推到铁巧面前,“你明天熔合金时,把模具放在陶盆周围,保持这个温度。对了,链条的模具你刻好了吗?链节之间的缝隙要留两毫米,不然组装起来转不动。”
铁巧的炭笔顿了顿,眉头微微皱起:“两毫米是多少?我没有那么小的尺子。”
五特伸出手指,指甲盖在竹片上比了比:“大概这么宽,就是你小指指甲的厚度。或者找根细铁丝,烧红了弯成小圈,用来量缝隙。”
石头哥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用布包着的东西,层层打开,里面是个扭曲的铁条:“还有你说的螺丝帽,我试着打了一个,结果螺纹都歪了,根本拧不进去。”
五特拿起铁条,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纹路,忍不住笑了:“你用锤子直接敲的?肯定不行。”他从布包里又掏出个木模,上面刻着螺旋状的纹路,“把合金烧红了套在这个模子上,用专门的扳手转动,螺纹就能刻得整齐。”
铁巧凑过来,手指轻轻碰了碰模子上的螺纹:“扳手也要用新合金打吧?普通扳手肯定拧不动。”
“没错。”五特点头,把木模递给铁巧,“扳手的开口要和螺丝帽的尺寸严丝合缝,大一点会打滑,小一点套不进去。石头哥,你先打十个扳手,五个大的五个小的,试试手感。”
石头哥接过木模,翻来覆去地看:“行!我今天就开工。对了,那薄片刀的厚度怎么把握?你说最薄的地方只有半指宽,我怕锻打的时候把刀身弄裂了。”
五特从箭楼的木架上拿下一把普通的镰刀,用手指在刀刃上比了比:“先把合金锭锻成厚铁板,再用轧机反复碾压。铁巧,你盯着轧机,每碾压一次就用竹片量一下厚度,直到达到要求。”
铁巧立刻在竹片上记下“轧机量厚度”,炭笔在上面划了个小圈做标记:“轧机的压力要不要调?以前轧普通铁板用的压力,怕是轧不动这新合金。”
“要调大两成。”五特走到箭楼门口,指着远处的炼铁坊,“你让工匠把轧机的重锤加重,再把轧辊打磨光滑,避免合金粘在上面。对了,碾压的时候要趁热,合金一凉就硬了,轧不动。”
石头哥突然拍了拍额头:“哎呀!我差点忘了,炼铁坊的鼓风设备好像有点问题,昨天熔合金的时候,风力忽大忽小,害得我好几次都差点控制不住火候。”
五特眉头一挑:“是风箱漏风了还是风管堵了?铁巧,你去检查一下,风箱的木板有没有裂缝,风管里有没有积灰。”
铁巧立刻点头,把竹片塞进怀里:“我现在就去!要是风箱坏了,我让木匠师傅修一修,实在不行就做个新的。”
“等等。”五特叫住他,从布包里掏出个小小的木哨,“这个你拿着,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吹这个哨子,我在谷口就能听到。”
铁巧接过木哨,放在嘴边吹了一下,清脆的声音在谷口回荡。“好嘞!”他把木哨塞进衣襟,转身就往炼铁坊的方向跑,竹片在怀里发出轻微的响声。
石头哥看着铁巧的背影,忍不住笑了:“这小子现在跟你一样,满脑子都是器械。对了,那高强度钻头,你说用来开采矿石,具体怎么用?总不能直接用手拿着往石头上钻吧?”
五特从石桌上拿起一个木柄,上面有个小孔,正好能插进钻头的尾部:“把钻头装在这个木柄上,再用绳子绑在架子上,两个人来回拉动绳子,钻头就能转动起来。就像以前用的纺车,只不过把纺锤换成了钻头。”
石头哥拿起木柄,试着把钻头插进去,正好严丝合缝。“这个主意好!”他用力晃了晃,钻头纹丝不动,“这样既省力,又能保证钻头不歪。对了,那重型锤头,要不要加个木柄?不然用手拿着太沉了。”
“当然要加。”五特从布包里掏出个更长的木柄,上面缠着麻绳,“木柄要用硬木做,外面缠上麻绳,防止打滑。锤头和木柄连接的地方,要打个铁楔子固定,不然抡起来的时候锤头容易飞出去。”
石头哥接过木柄,用手掂量了一下:“行!我今天就把这些工具都打出来。对了,那切割金属的薄片刀,刃口要磨到什么程度?是像菜刀一样锋利,还是像斧头一样钝一点?”
五特从箭楼的木架上拿下一把弓箭,抽出一支箭,把箭尖凑到薄片刀的模具旁:“要比箭尖还锋利,但又不能太脆。磨的时候要注意,刀刃的角度要保持三十度,太陡容易崩口,太缓又切不动金属。”
石头哥皱了皱眉,伸手比划着三十度的角度:“三十度是多少?我没学过算数,不知道怎么量。”
五特捡起一根小树枝,在石桌上画了个直角,然后把直角分成三等份:“这个角就是三十度,你磨的时候照着这个角度来。或者找块硬纸板,剪个三十度的角,磨的时候比着来。”
就在这时,铁巧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手里拿着一截断裂的风管:“五特!风管堵了,里面全是煤灰,还有一截管子裂了!”
五特接过风管,看了看断裂的地方,又摸了摸里面的煤灰:“裂的地方用铁箍箍上,再用糯米石灰浆密封。煤灰要定期清理,不然会影响风力。铁巧,你去铁匠房打几个铁箍,尺寸要和风管一样粗。”
铁巧点头,转身又要跑,石头哥一把拉住他:“等等!顺便把我昨天打好的那几个扳手拿过来,让五特看看合不合心意。”
铁巧应了一声,加快脚步跑远了。石头哥看着他的背影,笑着对五特说:“这小子现在干劲十足,以前炼普通铁的时候,从来没这么积极过。”
五特也笑了,从布包里掏出个齿轮链条的组装图,铺在石桌上:“等这些工具都做好了,咱们就能组装更复杂的器械了。比如升降绞车,可以换成齿轮传动,比现在用麻绳省力多了。”
石头哥俯身看着图纸,手指在齿轮上轻轻划过:“这些齿轮怎么咬合?我看着都一样大,是不是随便装就行?”
“不行,齿轮的齿数要对应。”五特指着图纸上的两个齿轮,“这个大齿轮有二十个齿,小齿轮有十个齿,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就转两圈。要是齿数不对应,根本转不动。”
石头哥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我还以为随便找两个齿轮装上就行呢。那链条呢?链节要和齿轮的齿牙对应吗?”
“当然要对应。”五特拿起链条的模具,指着上面的齿槽,“链节的凹槽要正好卡在齿轮的齿牙上,太松会打滑,太紧又转不动。铁巧回来后,你们先做几个齿轮和链条,试着组装一下,看看哪里不合适。”
说话间,铁巧又跑了回来,机械臂手里拿着几个扳手和一卷铁箍:“五特!扳手做好了,你看看合不合心意?铁箍也打好了,尺寸和风管一样粗。”
五特拿起一个扳手,试着套在螺丝帽的模具上,正好严丝合缝。“不错,尺寸很准。”他又拿起一个铁箍,看了看厚度,“铁箍再打薄一点,太厚了套不进风管。还有,内圈要打磨光滑,不然会划伤风管。”
铁巧连忙掏出竹片,在上面记下“铁箍打薄、内圈打磨”。石头哥接过扳手,试着拧了拧螺丝帽的模具,手感正好:“这扳手真好用,比以前用的普通扳手省力多了。”
五特点点头,从布包里掏出个小小的金属零件:“这是螺丝,和螺丝帽配套用的。你们打螺丝的时候,顶部要做成十字槽,这样用专门的螺丝刀就能拧进去。”
石头哥拿起螺丝,看着顶部的十字槽:“这个十字槽怎么打?是用凿子凿,还是用模具压?”
“用模具压更标准。”五特从布包里掏出个十字槽的模具,“把螺丝烧红了,用这个模具压一下,十字槽就出来了。压的时候要快,不然螺丝凉了就压不动了。”
铁巧凑过来,指着螺丝的螺纹:“这些螺纹也要和螺丝帽的螺纹对应吗?要是不一样,是不是就拧不进去了?”
“没错。”五特把螺丝和螺丝帽拧在一起,转动起来很顺畅,“螺纹的间距要一样,方向也要一样,不然根本拧不进去。你们做的时候,一定要用同一个模具,保证尺寸一致。”
石头哥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用布包着的东西,层层打开,里面是个生锈的旧工具:“五特,你看这个旧钻头,能不能用新合金修复一下?我觉得还能用,扔了可惜。”
五特拿起旧钻头,看了看磨损的刃口:“刃口磨损太严重了,修复起来不如重新做一个省事。不过旧钻头的钢可以回炉,和新合金掺在一起用,能省点材料。”
石头哥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以前炼普通铁的时候,就经常把旧铁器回炉。那这些旧工具,我都收集起来,下次熔合金的时候一起加进去。”
五特点头:“可以,但要注意比例,旧铁不能加太多,不然会影响新合金的硬度。铁巧,你记一下,旧铁和新合金的比例是一比五,不能超过这个数。”
铁巧立刻在竹片上记下“旧铁:新合金=1:5”,炭笔在上面划了个大大的叉,提醒自己不要记错。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村民的吆喝声,是王河在组织村民挖壕沟。
石头哥抬头看了看天色,对五特说:“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炼铁坊开工了。这些工具的用法,我们记住了,要是有不懂的,再过来问你。”
五特点点头,把图纸和模具都收好:“去吧,有问题随时来找我。对了,浇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合金液温度很高,别烫着了,还有看看小狼。”
铁巧看看小狼的机械腿需不需要维护一下!铁巧齐声应道:“知道了!”两人拎着铁盒和工具,转身往炼铁坊的方向走去,竹片在铁巧怀里发出轻微的响声,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
五特站在箭楼门口,望着他们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齿轮模具,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有了这些新工具和新合金,黑山西村的炼铁坊一定会越来越强,黑山城的防御也会越来越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