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叟初疑路难行,见湿方知计可行”。
挖井的第七天,天刚亮,李大叔就来了,还带来了他珍藏的老木铲 —— 这木铲是他爹当年挖井用的,虽然有点旧,可铲头磨得很亮,还能用。
“陈先生,俺把这木铲带来了,” 李大叔递过木铲,“俺爹当年没挖出水,今天俺用这铲,帮他完成心愿,也帮枫溪挖出水。”
陈建国接过木铲,木铲的手柄被磨得光滑,带着点岁月的温度。“谢谢李大叔,这铲肯定能帮咱们挖出水。”
井已经挖了七丈深,井里的水已经能没过脚踝了,下去的村民得穿着草鞋,不然会滑倒。狗蛋和柱子下去挖,运上来的不再是湿土,而是带着水的泥浆,木桶一倒,就能流出半碗水。
“有水了!真的有水了!” 狗蛋从井里上来,兴奋地喊,他的裤子全湿了,可脸上的笑容比太阳还亮。
村民们都围过来,看着木桶里的水,有的甚至用手捧起来喝了一口:“甜!真甜!比挑来的河水还甜!”
可就在这时,镇上的老秀才王老先生来了。王老先生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到井架旁,看着井里的水,摇了摇头:“你们这井,挖得太浅了,现在有水,过几天旱情更重,水就没了。以前镇上也挖过浅井,没几天就干了,白费劲。”
村民们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有的还点了点头:“王老先生说得对,以前的浅井就是,没几天就干了。”
陈建国赶紧走过去,对王老先生说:“王老先生,俺们这井不是浅井,现在已经七丈深了,而且是跟着枫树根挖的,枫树根能引到深处的水,不会干的。”
王老先生哼了一声:“枫树根能引多少水?这旱年,连树都快死了,还能引水解渴?你们年轻人,就是太急,不懂长久之计。”
小丫跑过来,拉着王老先生的衣角:“王爷爷,这井里的水很甜,俺刚才喝了,不会干的!俺梦见水很多,能浇枫树林呢!”
王老先生低头看了看小丫,脸上的表情缓和了点,但还是摇了摇头:“小孩子的梦,当不得真。”
李大叔站出来,对王老先生说:“王老先生,俺信陈先生!俺爹当年挖井没成,是因为没找对地方,这次陈先生跟着树根找水,井也挖得深,肯定不会干。俺昨天喝了井里的水,今天早上起来,嘴里还甜着呢!”
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俺也喝了,甜得很!”“陈先生靠谱,上次烘干稻谷就是他的法子,这次肯定也能成!”